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3-11 10:5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我们一起晒太阳
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力挺低碳经济,这使得拥有“零排放”天赋的风能价值更加凸现。风电现已成为我国水电之后可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唯一能够应对温室效应的新能源。中国2020年40%-45%的减排目标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驶向那里绝对离不开“风电扯帆扛大旗”。
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风电三峡”的代名词,业界言风必言内蒙古。关于大势所趋的中国风电发展,内蒙古的探索和实践已经使其拥有了绝对的发言权。
虎年新春正月初一,也是西方的情人节。内蒙古的恼人春风遭遇“倒春寒”——内蒙古电网风电白天弃风260万千瓦、夜晚弃风290万千瓦,风电出力跌至历史新低。受其连累,内蒙古电网东送华北潮流跌入250万千瓦区间,能源大区呈现一派“送不动”的萧条。
而在此时,内蒙古漫山遍野的风机正耷拉着脑袋集体歇工,这些像巨人一样被撇在旷野里的电力新生力量,大约每个造价在1000万元左右。尽管有《可再生能源法》,尽管有中国政府掷地有声的减排宣言,但是,风电依旧叫好不叫座,依然是电网不受“待见”的二等公民。
亦有专家用“跛足巨人”来形容内蒙古的风电产业。内蒙古电网近80个风电企业面临建成“待业”、并网“待岗”的窘境,闲置的不仅是大量央企的国有资产,同样遭殃的更有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对口帮扶16年的合作成果——京能新能源旗下7个总装机近百万千瓦的风电场。
全世界追风痴狂,内蒙古弃风恓惶。对此,中广核风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遂直言不讳:我们60%的风电投资在内蒙古,但是内蒙古限电最严重、送出最困难,公司85万千瓦的装机毫无效益可言,我们不知道是该“踩刹车”还是该撤退!
——风电之难,难在上青天!难在实现内蒙古的绿色清洁能源全国共享的空中走廊一直遥遥无期。
于是乎,“惠风无市,报国无门”终于发酵成一场舆论风暴。为了“风电三峡”的科学健康发展,目前有必要厘清诸多风电领域迫在眉睫的发展共性问题。本文根据多家媒体联合调研情况,并参考业内专家的建议和“挺风派”成熟的思路,汇集社会争议的热点问题供各界专家再讨论。
关键词一:垃圾电源
反方观点:风电具有不稳定性、冲击性,是“垃圾电源”。
正方观点: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但不能将其定义为垃圾电源。内蒙古电网作为一个能源大区的送端电网,在送出受阻的背景下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白天可以做到不弃风,风电接入等多项指标比例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得了大容量消纳风电的第一手资料,为全国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已经得到了世界风能协会的高度评价。
所以,有些业内人士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轻率将风电定义为垃圾电源,违背了《可再生能源法》,不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电网对风电的大容量吸纳。现在欧洲风资源预测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0%,风电的随机性与日渐成熟的可操控性正在此消彼长。在化石能源危机趋紧的今天,中国更应该把风电引为电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吸纳它、善待它,而不是抵触它、诋毁它。
2009年,内蒙古电网已接入风电装机430.2万千瓦,居全国省级电网首位,全年风电上网电量60.63亿千瓦时,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2678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数817小时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在内蒙古等地区打造风能基地,可以推进“风电抽水、灌溉草原、富民强区”战略,将对全国能源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牧业产业化、电气化和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起到重要作用。
风电现已成为内蒙古电网的第二大主力电源,将来也一定会成为中国节能减排的主力电源。风电无用论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二:冒进无序
反方观点:内蒙古风电发展过快,“无序”现象严重。
正方观点:内蒙古风电发展是快了,但不应该用“无序”来简单地进行评价或否定。如果以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和全国风电装机总量来衡量,风电发展不是快了,而是应该更快!当前存在的问题,只是送出通道的建设节奏和速度跟不上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步伐,从而导致风电开发起来很热闹、发展起来很艰难和产业布局略显混乱的事实。
风电产业风起云涌的原因不外乎3条,一是各大企业“跑马圈地”抢资源,二是完成可再生能源在其装机总量里的配置比例,三是《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电价扶持政策的利好驱动。尽管内蒙古风电产业有低水平和粗放型发展之嫌,但都是发展中、前进中的问题。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投产和在建的76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都通过正式的核准程序,大部分是国家特许权招标的项目,是在国家出台可再生电源匹配比例政策、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法》强力推动下的产物,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中央节能减排政策和低碳经济形成的“风向标”,引发了内蒙古“风电三峡”空前的投资热潮。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内蒙古风电发展速度,不能把通道瓶颈的脏水往清洁能源身上泼。电网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要,“风电出海”寄望于特高压送出通道项目的实施,但问题是蒙西电网外送通道建设年复一年地推后。
试问:当制约河流的河道大幅拓宽,暴雨洪水还能成灾吗?
关键词三:风电比例
反方观点:风电占电网比例不能大于5%,否则会影响电网质量。
正方观点: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可开发容量超过1.5亿千瓦,占全国陆地风能资源储量的50%以上。2009年底,全区风电并网装机626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并占到总量的38.8%。迫于中国风电事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内蒙古电网首当其冲采取大开机方式为风电调峰、大容量接纳风电已经达到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水平,内蒙古“风电三峡”从试验期走向规模建设前景广阔。
去年,内蒙古电网风电装机占开机容量的20%,占电网最大发电负荷的23.6%、占最高供电负荷的27.6%,占最低供电负荷的34.7%,已成为目前全国接纳风电比例最高的送端电网。风电上网电量占总供电量的比重为5.7%,其中四季度比重为8.1%。如不因为保供热而致使风电后夜大量限发,今年蒙西电网风电上网电量可达10%,如解决好送出通道,风电电量将会超过世界最高标准——12%。对于全国平均风电不足1%和以上所说5%的限额,不论是容量比、出力比或是电量比,内蒙古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都已超越。
预计到今年年底,内蒙古电网投运的风电容量将达650万千瓦。受自治区冬春长达半年的供热期“保民生、保供热”的影响,内蒙古电网后夜不得已采取全部“弃风”的措施。伴随着风电大发展出现的火电装机富余的“风火相争”假象,其深层根源还得归结到“内需不足,外需不够”的市场环节。如果解决了风电通道送出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消纳风电的机制,蒙西电网风电的各项比例还可以继续增高。
关键词四:风电之痒
反方观点:目前存在的困难一时难以解决,加快风电发展动力不足。
正方观点:回头来看,“风电三峡”没有借鉴“水电三峡”建设之路,风电产业发展与输送通道建设、消纳市场规划脱节以及相关政策滞后是造成风电之痒的根源。在目前国际社会倡导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争论已经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补上拉下的这一课。
有关专家指出,风电发展特别需要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尽快建立全国范围内消纳风电的机制,加速送出通道建设,并采取水、火、风调峰打捆以稳定潮流送出的方式,破解单纯发展风电带来的不稳定难题。同时要尽快解决电网投资能力不足的政策配套问题,完全可以像对电气化铁路、农网还贷、三峡基金一样,对电网和通道建设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也可以将“三峡基金”平移到“风电三峡”的项目上来。
自治区规划了蒙西电网风电接入、汇集、送出方案,主要包括:“十二五”期间建成准格尔至河北南网超高压交流通道,乌兰察布吉庆至华东特高压双回路直流通道以及锡林郭勒灰腾梁、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包头固阳至华北、华中、华东地区三条±660千伏直流通道,通过特高压、多回路交直流通道向华北、东北、华中、华东等负荷中心输送。这些工程都是满足风电上网和输送要求的必备条件,应该尽快纳入国家的“风电三峡”发展规划。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和建设,着力解决电网接入、送出等制约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深入贯彻《可再生能源法》,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内蒙古对风电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关键词五:减排攻坚
反方观点: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西方国家置疑中国节能减排目标。
正方观点: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争取届时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的醒世宣言,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立足实际的全民行动。
2020年国家规划的风电装机容量在1亿-1.5亿之间,内蒙古得天独厚的风电质优价廉、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完全有能力在这场节能减排大戏中唱主角。可喜的是,国家能源局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兑现国家就节能减排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今后将大幅度提升各省、市、自治区电网对风电的接入比例,这对内蒙古电网早日实现利用超高压和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将火电、风电、抽水蓄能和水电按科学比例汇集后,打捆送至全国负荷中心的目标是强有力的支持,真正体现“风进火退、风退火进;风大火小、风小火大;风借火势、火助风威”,风电、火电、水电和谐发展的局面。
如果风电能够唱主角扛大旗,中国必将迎来低碳经济盛行的崭新发展时代。2015年蒙西“风电三峡”规划建设容量为3000万千瓦,年送电量达到750亿度,占全国用电量的1.2%。每年可节约标煤255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50万吨,节省铁路运力1.6万列火车运煤专列。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新增8000万吨标煤节能能力。可以相信,内蒙古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重要的一极。
关键词六:通道瓶颈
反方观点:内蒙古电网独立的体制,是影响其送出通道建设的症结所在。
正方观点:内蒙古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一直以来走的是“能源立区”之路。但是,通道瓶颈导致的“煤电之困、风火之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根本难题。窘迫的状况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公路堵,铁路满,空中通道闲一半,车多路少风打转,能源外送何其难?可叹的是引领全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内蒙古风电产业无路徘徊,可悲的是全国人民的“风电三峡”行将成为“风电孤岛”。
内蒙古电网特殊的区属体制,是党和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有力、最具体的政策支持。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仅内蒙古电力工业取得了纯增4500万千瓦发电装机、西电东送电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的成就,而且自治区GDP增速也以“电”的速度保持全国“8连冠”。内蒙古电网已经成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王牌”,已经真正成为自治区走进全国前列的引擎和北部边疆繁荣稳定不可或缺的动因之一。
内蒙古电力的送出通道规划和建设意向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前夕开始至今已有多个版本,内蒙古电力公司甚至为此增设了特高压部,只是“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专家明确指出:体制影响通道的逻辑不能成立,这显然是垄断企业利益和民族区域经济的搏弈,门户之见、贸易壁垒实际上制约的是内蒙古能源基地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损的则是节能减排国策的落实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2007年国务院19号文件强调,要实现全国跨省、跨地区远距离进行电能交换,实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这为内蒙古能源基地建设描绘出美好的前景。国家能源局已经批准了内蒙古地区东西两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到2015年,内蒙古风电装机将会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内蒙古自治区风电送出规划制定了“十二五”近期、中期、远期3个方案:近期方案一是利用现已建成的“网对网”和“点对网”通道的富裕容量,可保证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的接入。二是在2010年开工蒙西电网到河北南网和锡林郭勒到山东、江苏的第三、第四通道。中期方案是2011年再分别开工一个±660千伏直流通道和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通道,可争取抽水蓄能电站、风电和火电相互调峰,水、火、风打捆外送,蒙西电网可接纳风电将超过3000万千瓦。
但在具体规划实施中,蒙西电网第三、第四送出通道建设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立项、开工。可以说,通道建设无限期搁置是造成内蒙古风电夜夜弃风的主要因素。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应是充分利用现有送出通道的能力,在后夜风电弃风时段增大东送潮流,可以保证目前已投产的435万千瓦风机不弃风。如果现有的八回点对网通道也能采取风、火打捆的办法,匹配风电送出,那么仅用很少的投资完全可以保证2010年蒙西地区投产的650万千瓦风电正常运行。即使将蒙西电网后夜东送潮流增加到390万,充其量华北火电机组出力只需降3%。
风电发展事关国家能源战略,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试问:让西北风变废为宝,把内蒙古的沙尘暴变为绿色清洁能源向全国输送,缓解全国区域性缺电和削减空前的节能减排和环保压力,何乐而不为?
但愿节能减排千秋伟业不但春风得意,而且夏风、秋风和冬风都得益!东南西北风都好使!一二三级风都发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专项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公示》显示,海底电缆及附件包1: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0600.7584万元;海底电缆及附件包2: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赤峰市能源局发布《关于远景翁牛特旗及元宝山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翁牛特旗85万千瓦风电部分)核准的批复》。根据《批复》,远景翁牛特旗及元宝山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翁牛特旗85万千瓦风电部分)建设地点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敦套海镇、海拉苏镇境内。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日,深圳市宝鹰建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收到风电项目行政审批服务局核准批复,其中共包括储能规模192.5MWh,具体项目如下:(一)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1、项目单位: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2、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5MW,安装12台6.25MW风电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文件提到,广西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2024年培育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新增自治区级绿色工厂62家、绿色园区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构建形成国家、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国家电投华东区域公司吉电和县功桥50MW风电项目工程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招标人为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项目采购13MW/30MWh储能设备,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15.46万元,折合单价0.572元/Wh。
日前,天津发改委印发《天津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其中提出,本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遵循以下原则:强化统筹、规划引领。加强风电、光伏发电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强化资源普查评估,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科学避让各类敏感因素,合理布局可开发区域。综合平
秦海岩:贯彻落实“136号文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件”),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日,浙江省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表的通知》。《通知》显示,根据浙江省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含18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8102MW。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日,正泰集团与金风科技在杭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见证签约,金风科技副总裁兼天润新能董事长李飞与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代表双方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智能装备、科技创新、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本市陆上集中式风电、防波堤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开发适用本办法。其中提到,规范项目开发秩序,落实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等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鼓励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优选开发主体,支持风
4月1日,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高齿”)22米辗环机主齿轮箱下线仪式在淮安金湖成功举行。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业事业部总裁丁元兴先生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代表们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环件精密轧制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制造高光时刻在国产化攻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