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酒泉地区处在我省最西端,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用电负荷水平低,随着风电快速发展,电网建设、改造步伐相对滞后,电网稳定水平低、外送能力有限,风电送出受限情况一直存在。2009年10月份,甘肃省电力公司确定立项研发电网大型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经过将近半年的艰苦攻关,该系统研制成功并于3月12日上线运行。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检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策略正确,增发电效果明显,河西风电发电量平均提高了14%,还创下了单日河西风电出力和风电发电量的历史新高。同时,由于风电预测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了瓜州、玉门地区风电能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我省风电的综合利用效率。
据省电力公司调度运行人员介绍,甘肃电网大型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在国内属首创,业内人士认为,这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我省丰富的风电资源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据悉,甘肃电网大型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第二期设备也将于5月底上线运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哈萨克斯坦广袤的草原上传来捷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供货的阿尔卡雷克50MW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项目)首台风电机组于当地时间7月13日10时成功完成吊装。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主体设备安装阶段,中车株洲所深耕“一带一路”新能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强势登陆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明阳集团位于上述地区及广西区域的36个风电项目、包括“明阳天成号”、“明渔一号”等在内的1205台风电机组受到直接影响。凭借机组过硬的抗台风技术和运维团队周密的应急部署,“蝴蝶”过境期间,1205台风机全部经受住考验,实现了设备零重大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行业挑战:混塔安全和锚索张力监测当前,随着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高塔筒方向演进,越来越多项目采用“混凝土基座+钢制塔身”的混合塔筒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经济性。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锚索系统作为连接地基与塔身的“结构筋骨”,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整机的安全命脉。锚索实际运行中存在四大核
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会议通知各相关单位:风资源技术作为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当前行业面临风电市场化交易、开发环境条件多样、理论研究迈向无人区、供应链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
甘肃河西地区的戈壁荒滩宽广无垠,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令人顿生豪迈。这里,风光无限。风能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丰富的风能资源使世人关注的目光一次次在这里聚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表示,甘肃风能资源储量大且稳定,用于风电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平坦开阔的戈壁滩更适合大规模开发,加之有利的气象条件,都使酒泉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大规模风电开发条件。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
知难而进的风电产业 2009年8月8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国际上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基地,该工程一上马便引来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省电力公司风电中心一负责人指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采用超大规模集中开发、电力电量超远距离外送,完全不同于国内外现有的风电发展模式。 正是这种超大规模的开发,让甘肃风电一开始便遭遇了技术和市场的难题。 “如果是300万千瓦左右的发电量,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调频等技术及市场问题,但千万千瓦级这种超大规模的风电开发,需要的是更高的技术和更大的消纳市场。这不仅是风电产业当前遇到的问题,更是今后长期发展
近日,甘肃金昌电厂、张掖电厂火电机组分散式控制系统(DCS)与河西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联调试验顺利完成,同时完成三套系统对接,这标志着甘肃河西电网从“风电有功智能控制”向“风、火电有功智能联合控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建设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的思路是基于保障河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解决风电场出力最大化最优化问题、实现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的目标而产生的。该项目研发工作始于2009年10月,一期工程于2010年3月12日正式投运。为了在保证甘肃河西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嘉酒地区风电送出能力和灵活性,将火电厂纳入到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是该项目二期工程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