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5-24 10:5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设备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人士表示,政府制定《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是为了把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设置准入门槛
为引导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健康发展,防止风电设备产能盲目扩张,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宣布取消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的扶持措施。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部委组织研究并起草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从生产企业的设立、工艺装备与研发测试、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技术进步、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多方面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生产企业的设立上,征求意见稿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设立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发展规划,项目投资中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改扩建应具备累计不少于50万千瓦的装机业绩;新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具备5年以上大型机电行业的从业经历。
在技术进步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优先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产业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少于5%;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构建技术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提出,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投资管理部门不得予以审批、核准和备案相关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贷款和其他形式的授信支持,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消防、卫生、安监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措施将迫使竞争力不强、技术落后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退出市场。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面临“洗牌”。
核心技术缺失存隐忧
对风电设备行业设置准入门槛,为了是进一步抑制各地对风电设备制造产业过度的投资热情。
2005年之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且规模小、技术落后,外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风电场建设主要依赖进口。为了支持本土产业,政府有关部门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在政策的鼓励下,各地争相上马风电项目,我国成为世界上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风电整机生产企业70多家,超过世界其他地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总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仅在整机市场上存在着过多企业涌入的状况,在叶片市场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
龙源电力集团总经理谢长军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快,这是好事,但各路资本一哄而上导致非理性发展,就变成了坏事。国家制定政策倡导风电装备国产化当然也是好事,但部分制造企业盲目上马,贪大求洋,缺少自有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大多走的是引进路线,核心技术缺失的弊端日益显现。
首先,引进的技术是否与国内风电场的气候环境相适应往往未经过科学论证,一旦并网发电后,潜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很多。同时,国内还没有形成“先有需求再建项目”和“同一区域生产、同一区域消费”的风电产业发展模式,一些地方政府急于上马新的风电项目,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风电市场的有序发展。
其次,技术重复引进、自主创新能力缺失,致使风电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利润普遍较低。
第三,消化吸收进展慢,核心技术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大批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匆忙投入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以风电机组为例说明我国风电设备行业面临的形势,他表示:“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为800万千瓦。在70多家整机生产企业中,仅金风科技、华锐、东汽和上汽4家的产能就达到1200千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风电生产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前所未有。”
“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是政府制定《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的目的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人士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大多数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政府制定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表示支持,但也有一些企业表示出担心。
“这应该是行业准入标准,而不应成为‘清洗’标准。”河北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看到征求意见稿后,该负责人担心自己的企业“被清洗”。他表示,《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针对的应是今后加入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企业,而不应针对已进入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企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励弘表示,政府部门在制定市场准入标准时,应更多关注中小企业,保证这些企业也能健康发展。
郭励弘表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的,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产生新的大型企业。“时下正热的吉利汽车,同样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如果当时被准入标准拒之门外,也就不会有今天吉利汽车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眼查APP显示,华能(南通)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30日,法定代表人为郑枫,注册资本9.9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持股51%、中新绿色投资私
7月13日,龙马控股集团(包头)20万吨风电精密铸造项目开工。龙马控股集团是以高端机械制造及高端铸造、锻造、焊接、自动化智能制造以及高端数控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龙马控股集团(包头)20万吨风电精密铸造项目位于昆区金属深加工产业园的蒙西(包头)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东方电气风电设备(临城)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设备(滦平)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周健聪,注册资本均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均包含: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东方电气旗下东
在浩瀚南太平洋的火山岛国汤加,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正在发生。多座金马750kW风力发电机巍然屹立,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缓解了这个岛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短缺困境。而在每座高耸云端的白色塔筒内部,来自中国的关键设备——特固兰塔筒升降机,正如同坚实的“隐形脊梁”,默默支撑着风机的建设、维护与
作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历时3年攻克的16MW级主轴承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大兆瓦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面对材料性能、产品精度及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洛轴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本期《风能》特邀洛轴党委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中国能建电子采购平台发布《海洋工程公司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工程中标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标人为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据悉,海洋工程公司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工程采购范围为:20台(7台9MW及13台12MW机型)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客户面临的挑战--某风力发电项目4MW风电机组叶根螺栓频繁断裂问题亟待解决(螺栓疲劳断裂情况见图1)。机组长期受困于叶根高应力区螺栓的异常疲劳失效,虽已尝试多种监测手段并更换为TTG圆螺母(取得部分改善效果),但始终未能根治疲劳断裂顽疾。频发的螺栓疲劳失效不仅显著推高维护成本,更严重威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第1号台风“蝴蝶”对海上风电场设备及人员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广东、福建区域各项目部闻“风”而动,暂停所有海上作业,对风机基础、叶片及海缆路由开展巡视检查,同步强化海上升压站防风紧固措施,筑牢海上风电设备“防风屏障”。福建区域于6月11日12时顺利完成6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法国及地中海地区首个浮式海上风电项目——ProvenceGrandLarge现已正式全面投运,标志着法国在海上风电尤其是浮式风电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中,伊莱特在2021年为该项目提供数套法兰锻件。ProvenceGrandLarge项目位于法国南部罗讷河口省圣路易港外海约17公里处,安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