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数据正文

从电力走势变化看经济波动信号

2010-08-12 13:1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节能降耗电力需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电力已经经历了一年以上的恢复期。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运行平稳,发用电量高速增长,供应能力继续增加,数据显示电力行业似乎在高歌猛进。但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用电需求又将面临众多难以确定甚至难以预料的变动因素,全年电力走势微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当前我国用电数据显示:重工业用电一枝独秀,节能降耗使命艰难

  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以来,我国各产业用电走势呈现出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相关的波动特点:在进入经济下降阶段时,第二产业首当其冲增速下降,用电占比大幅下滑,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则相对坚挺,占比不降反升;而回到经济上升阶段后,各类用电均恢复增长,第二产业增速领跑,占比显著回升。1997年、2008年两次经济危机以及其后的恢复过程中,我国各产业用电走势基本符合上述规律。

  今年以来,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走势均过早出现下行势头,第三产业用电量5月低于4月,居民生活用电4、5、6月逐月降低,均打破了历史统计规律,再加上第二产业中轻工业用电自金融危机以来始终恢复不力,可以说,今年以来我国电力需求的恢复与增长基本上是依赖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重工业用电一枝独秀。

  用电走势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我国能源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国际分工低端、经济增长粗放的问题没有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特别是为了抵御金融危机,我们的手段依然以大量投资“铁公基”项目,间接催动高耗能产业为主。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依然缺乏竞争力,居民消费水平也没有显著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高耗能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不匹配存在着内在的危机。如果内需没有根本性改善而国际经济大背景长期缺乏起色,我国经济增长将失去主要动力。2009年以来宏观经济数据短期的良好表现不能代替深层次的改革自新,而仅仅是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时间而已。

  不过,也应该看到,我国不均衡的产业结构,是目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以及城镇化阶段的阶段性特点,如果将其看作一个问题,它已经积累十余年之久,如果希望人为推进其转变,则恐怕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与过程才能实现,因此,节能降耗将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使命。

  2、下半年用电形势总体走弱,后期增长乏力

  电力需求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在统计数据层面具有比较显著的周期性、阶段性以及季节性、时段性规律。目前全社会用电走势已经出现下行迹象,而第三季度的后期变动值得关注。

  以当年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为基数,今年6月份的定基曲线已经跌落到了历史标准曲线以下,这是去年3月份以来的第一次。上半年定基曲线的下行趋势与2008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值得高度关注。

  截至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的月度环比曲线已经连续2个月低于历史标准曲线。根据以往用电形势的变动规律来看,如果连续3个月以上与历史标准曲线出现单方向的偏差,往往预示着用电形势乃至社会经济形势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变化,因此第三季度的用电走势值得特别关注。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电力消费在2008年底、2009年初一度持续负增长,但自2009年中至今,月度用电量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10个月超过10%,其中连续7个月更是超过了20%。但由于电力消费存在季节特性以及经济周期转折过程中统计基数的剧烈变化,现阶段“同比增速”已经不能准确表现实际的运行状况。以实际定基曲线对于标准曲线的变动幅度作为“定基指数”,可以比“同比增速”更加接近真实地反映电力走势。

  观察2009年初以来的定基指数曲线可以发现,在扣除季节变化与周期波动因素之后,今年以来我国实际的用电需求增长乏力,近期更出现下行趋势,目前已经跌到了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经济形势没有真正转晴,我国刺激经济恢复的各项政策措施已经出现效力衰减,后期增长推动乏力。为了推动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势头,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或者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目前处于青黄不接的转折阶段。

  3、下半年重耗能用电面临转折,应慎重把握调控尺度

  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4大高耗能行业的用电走势对于社会经济包括政策的变动比较敏感,电量占比的起伏较大,是我国全社会用电形势的风向标。2008年金融危机过程中,第二产业、重工业与4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比下半年比上半年分别下降了2.12个、2.04个以及3.04个百分点;而在回暖阶段,从月度电量看,2009年初至今第二产业、重工业与4大高耗能行业占比分别提高了个5.17个、6.06个以及2.74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6月底,第二产业、重工业与4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比已经再次处于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分别为75.42%、62.22%以及33.49%),与2008上半年的形势颇为相似,存在比较大的下行空间。再加上为了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今年以来国家对于高耗能产业连续出台了若干抑制性政策,中西部地区的高耗能产业发展势头难以延续甚至不排除部分企业暂时停产,东部用电大省也加紧了结构调整,因此,以高耗能行业为代表的重工业用电形势面临转折。而由于前述目前我国用电增长主要依赖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结构性特点,下半年重工业用电形势的转折很可能带动全社会用电出现新的比较显著的下行走势。

  从电力看经济,一方面从前一阶段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用电一枝独秀的情况,结合2008年历史经验判断,上游大宗高耗能产品目前恐多处于高库存阶段,在一定意义上为下半年加大结构调整、力推节能降耗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政策空间,此时即使用电大幅走低一般也不会直接带动GDP过度下挫(2008年我国用电量增速从14.8%急剧下降到5.2%,而GDP增速仅仅从13%下降到9%);但另一方面,不论全社会总用电量,还是第三产业以及居民用电,近期均已经出现了下行迹象,预示着经济总体形势并不乐观,在政策层面需要把握好力度,找准调整结构节能降耗的合适切入点,同时注意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并充分考虑出现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与应急预案。

  4、用电形势下行空间相对可控,须加强监测深化改革

  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我国用电走势可能出现转折。根据历史统计规律来分析,这种下行走势是符合逻辑的,而且电力需求下降的空间是相对可控的,全年用电水平依然会显著高于去年,总体向好的大局尚未根本转变。

  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3.20 0.00%]危机期间,我国主要采取了以深化相关改革来间接拉动内需的方式,经历了大约5年左右时间第二产业用电占比才回到危机之前的高水平;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了大量投资“铁公基”项目等更强有力的直接拉动内需的方式,取得了比1997年远为快速有效的成果,仅仅2年左右时间就已经达到了上一周期5年的效果。显然,这是一付纠偏过正的猛药,即使作为一个经济短周期来看时间也过于短暂(一般认为基钦周期平均波长为3—4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短期的回调以及同步开展相关的改革与调整,是一种张弛有道、标本兼顾的节奏与调子。

  我国上、下半年累计用电量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比例关系(46.5%/53.5%),正常年份波动幅度非常小(在0.30个百分点以内)。在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2008年,下半年用电量占比比标准比例下降了2.7个百分点;而在经济回暖的2009年,下半年用电量占比则比标准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

  由此作为对比,即使今年下半年我国用电走势可能出现转折,但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国际金融危机那样强烈的外来打击,而更多是为了实现节能降耗、改进经济发展方式而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内部政策安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将是相对可控的,对于社会经济包括用电走势的影响预计不会超过2008下半年,即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比较低。

  具体来说,2010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受到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影响,在全年用电量中的占比可能再次显著低于历史标准比例(53.5%),但下降程度预计不会超过2008下半年(即占比低于50.8%)。如果按照51%估算,则全年用电量依然可达41000亿千瓦时左右,全年平均的同比增速依然达到12.5%左右,显著高与去年6%的水平。其中,下半年用电量20900亿千瓦时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4.3%左右。

  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势确实并不明朗,本次短期回调的幅度、方式与持续时间均难以确定,但电力运行与社会经济运行均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包括一定程度上的“惯性”,突破历史统计规律需要特别的动力才行。而且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其宏观调控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绝大多数政策措施发挥出效力也都有一个传导发酵的过程乃至不可避免的变形衰减。

  因此,不论“GDP增速”还是“单位GDP能耗”等经济指标的改善,其实都不必过度追求短期效果,更不能过分依赖关厂停产等简单粗暴的非市场手段,完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与治理资源用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长效机制的建设。只有决策者真正摆脱机会主义的思维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才可能彻底走出大起大落的老路。

  总之,第三季度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也可能是宏观经济走势的转折期,在用电走势上也将出现相应的信号。应高度关注经济形势以及用电走势的变动趋势,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密切跟踪高耗能产业的消长态势。坚持节能降耗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政方针,同时注意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实现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节能降耗的使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降耗查看更多>电力需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