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保障资源利用的合理有效,该公司实行以方案定资源配置的原则。对配网基建工程、市政工程、大修技改工程、客户移交工程等涉及资源调配和配网网架优化的工程必须经统一设计审查确定;对220千伏及以下杆线迁移工程、客户自管工程、配网运行方式调整、通信地下光缆工程等仅涉及资源调配的工程和配置调整以方案报备方式进行管理。
该公司从部门职责分工、议事规则等9个方面,明确了业务流程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资源配置职责。在开展电网规划、生产运行、营销业务、电网调度工作时,明确分工,加强协作,规范管理电网资源,保障电能的有效输送和分配,提高电力客户用电可靠性。
另悉,当日,该公司还完成了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变更申请工作,为落实电力监管许可准入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电力监管许可准入制度管理实施细则》中,明确了对客户工程中间检查、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增加对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和注册情况的查验程序,在验收和用电检查中对业主运行人员持证和注册情况进行查验,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予验收,书面通知业主作出整改,并按规定向国家电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重
3月27日,安徽合肥出现强对流天气。2时07分,合肥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网调度员孔德骏收到主配联合故障感知平台发来的故障简报短信:35千伏慈灯线故障跳闸,损失负荷1200千瓦。他立即通知配网调度员按照事故预案启动配网负荷转移,并通知运维单位开展故障线路处置和设备检查。5分钟后,该线路所带负
3月13日,在安徽省长丰县庄墓镇,一架无人机从合肥供电公司部署的淮芜3号无人机机场飞出,按照预设航线对1000千伏淮芜线开展自主巡检。淮芜线是1000千伏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高度近百米,输送功率约600万千瓦。为提升超高压、特高压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合肥供电公司部
日前,在合肥市长丰县庄墓镇小刘户村,一台无人机自国网合肥淮芜3号机场内飞出,按照设定航线对交流1000千伏淮芜线进行巡检。3月初起,这条世界电压等级较高的交流输电线路合肥段率先具备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力。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同时,距离现场约80公里外的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输电全景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
1月9日11时,安徽合肥供电公司数智配网部专责赵晔正紧盯电脑屏幕,使用“玄视”视觉大模型分析无人机巡检线路照片。“玄视”视觉大模型于2023年9月上线,目前已在安徽省内16家地市供电公司全面应用。按照传统的巡检方式,无人机巡检配电网线路后仍需人工逐张查看照片,判定线路缺陷隐患,耗费时间长,
国内首座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20千伏合肥候店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以下简称“候店变电站”)建成投用后,电力运维和检修工作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变化?1月9日上午,在距离候店变电站约30千米的安徽合肥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试验一班,工作负责人古海生打开电脑中的变电站数字孪生系统
12月27日,电力专用应急无线通信网在安徽合肥供电公司正式投运。当天10时,该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员通过电力专用应急无线通信网,将合肥虚拟电厂系统群调群控测试指令发送至6.8兆瓦美芝分布式光伏电站等13座光伏电站。不同于公共无线网络,电力专用应急无线通信网使用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独享的,可
12月25日10点,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员通过1.4G电力无线专网,将合肥虚拟电厂系统群调群控测试指令发送至6.8兆瓦美芝等13个光伏电站。目前,安徽省首条1.4G电力无线专网已正式建成并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预计年内正式投运。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分布式光伏调控等业务开
安徽合肥金牛500kV变电站220kV送出工程环评批前公示。项目名称:安徽合肥金牛500kV变电站220kV送出工程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建设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环评单位:南京源青优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概况:本工程主要包括新建金牛(220千伏)-石岗π入金牛(500千伏)
8月12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研发的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应用上线运行。该应用可在10千伏至220千伏等级电网范围内实时监测分布式光伏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反向负载率,为分布式光伏电源和电网规划、设计等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分布式光伏有序发展。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
“lsquo;网上电网rsquo;系统结合lsquo;图rsquo;、lsquo;数rsquo;,将数据在图上展示,简洁直观,让人一目了然。在“网上电网”的帮助下,规划专职可以更快、更准的定位区域电网问题所在,灵活制定出配电网储备项目。”5月26日,镇海区供电公司规划专职说道。据悉,此次运用“网上电网”电网发展诊断功
“lsquo;网上电网rsquo;系统结合lsquo;图rsquo;、lsquo;数rsquo;,将数据在图上展示,简洁直观,让人一目了然。在“网上电网”的帮助下,线损管控人员可以更快、更准的判断区域电网隐患问题,灵活制定出网架优化负荷分流方案。”3月28日,镇海区供电公司线损管理专职说道。据悉,本次方案制定全过程均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稳控,企业复工复产渐上正轨,电力需求呈上升趋势,同时随着新一轮电改的逐步深入,电力交易市场进一步放开,增量配电网市场不断扩大,“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增高,供电企业在推进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等业务转型建设过程中,对增量配电网在响应大电网的协同控制与服务、能源互动、精
1月22日,国网信通部、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在厦门为国网地理信息服务中心揭牌。国网地理信息服务中心坐落于厦门软件园,占地1300平方米,设立数据存储管理区、数据加工服务区和技术研究应用区,现有近200台数据采集加工仪器设备,50台高配置图形编辑工作站,完备的矢量、影
为进一步提高设备运维精益管理系统应用水平,5月5日至2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举办了第二期关键用户应用培训,各供电公司、检修公司输、变、配电专业及技改大修、技术监督评价、生产信息化等相关人员共32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包含生产管理系统(PMS)2.0整体介绍、标准中心、实物资产管理、电
为规范企业生产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将生产工作全过程纳入信息化管理,服务于农电企业规范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10月25日至28日,科左中旗农电局举办了为期4天的生产MIS系统培训班。该局生产副局长、生产部、安监部、调度所、送变电工区、基层供电所所长、安全员、技术员及工作负责人共计70余人参加了培训。来自北京华电方胜厂家技术人员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参培人员系统学习了电网资源管理、运行管理、调度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综合查询和业务监管等相关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仔细认真,积极与讲师沟通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疑点,并通过现场上机操
近日,林西县农电局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启动会召开。启动会上,生产局长何亚杰对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做出部署,并强调: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是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工作效率和生产数据准确率的高科技手段,各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深入应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实施工作计划在2012年11月底前完成。此系统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将建成涵盖电网资源管理、电网运行管理、电网调度管理、安全监察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功能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系统建设,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促进县供电企业管理模式向扁平化、集约化、网络化管理的转变,提升县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运营效率。因为
近日,克旗农电局生产MIS(即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投入试运行使用阶段。克旗农电局为加强科技化、信息化建设,招标华电方胜软件公司,自5月上旬起对该局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建设工作,预计6月中旬建设完毕。该系统面向全局生产管理各项业务,应用范围覆盖生技、安监、调度等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供电所、送变电工区。通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强了各部门联动性。系统建成使用后将涵盖电网资源管理、电网运行管理、电网调度管理、安全监察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功能的业务应用系统,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通过系统建设,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促进县供电企业管理模式向扁平化、集约化、网络化管理的
国网加快建设智能电网管理体系近日,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召开电网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批推广单位实施启动会,标志着地理信息平台经过5家试点单位的应用验证,具备了全面推广的条件。GIS,中文即“地理信息系统”。由于电网设备、设施与地理空间位置具有天然联系,GIS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手段,近年来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2009年6月,国网公司正式启动电网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010年完成了平台的典型设计和基础功能研发,并分别在山西、湖南、河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电网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第一批推广单位实施启动会,标志着地理信息平台经过5家试点单位的应用验证,具备了全面推广的条件。GIS,中文即“地理信息系统”。由于电网设备、设施与地理空间位置具有天然联系,GIS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手段,近年来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2009年6月,公司正式启动电网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010年完成了平台的典型设计和基础功能研发,并分别在山西、湖南、河南、辽宁、宁夏等省公司开展了平台试点建设。截至2011年9月,上述单位已实现平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