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我国超(超)临界火电阀门国产化现状解读

2010-10-07 09:42来源:国家能源局关键词:火电阀门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阀门行业已具备承担火电阀门国产化的能力 

通过推进核电、长输管线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国内一批优秀企业快速成长。首先,行业整体研发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骨干企业非常重视科研队伍建设、研发经费投入,新产品开发速度不断提高;二是装备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改善,数控加工设备、精密检测仪器仪表、关键实验台架等基本成为企业必备条件;三是随着核电阀门和其他一些关键阀门的研发和产业化,企业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很多企业都将核级产品质保体系的基本精神延伸到非核产品。总之,进入新世纪以来,阀门行业企业综合素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具备超(超)临界火电阀门的研发和设计制造能力。 

三、火电阀门国产化是大势所趋 

阀门作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关键配套产品,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国内阀门制造业在百万千瓦核电、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型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一些高难度阀门已实现了国产化,在超(超)临界阀门的科技攻关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常规火电阀门首台套始终难以突破,致使常规火电90%高端阀门长期依赖进口,整台机组阀门国产化率也只有35%左右。据了解,一台6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进口阀门约需5000多万元人民币;一台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进口阀门约需6500多万元人民币。以每年新建30台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新建30台6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计算,年进口阀门需花35亿元人民币。另外,机组运行后的阀门维护、更换还需花费大量费用。 

火电机组阀门长期依靠进口,助长了少数国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势头,不仅增加了电力建设费用,而且不利于国内阀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借鉴在核电、天然气长输管线等领域的国产化经验,尽快制定常规火电站阀门国产化计划,加快推进火电阀门国产化十分必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阀门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