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管理正文

管理到位促核电大发展

2010-11-11 14:1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电站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记者在走访核电站过程中,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谈论的话题虽不尽相同,但最后总结起来,都落在了“管理”二字上。我国大力发展核电已成定局,核电技术之争也已日渐平息,接下来保证核电平稳发展的重点当是核电建设运行的管理。业内的一个共识就是,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突破核电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其在人才、质量、安全、经济性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只有建立更为先进的管理制度,我国核电产业才能保证快速而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核电发达国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因此,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先进的管理工具、经验、制度同样不可或缺。

在一个组织当中,文化、技术、制度是能够对组织行动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虽彼此难以相互替代,但却可以相互补充。例如,一个组织的文化和制度虽然不以生产效率为导向,但是其技术先进,那么这个组织生产率仍会较高。另一个组织的技术虽然落后,但却可以因文化和制度的关系保持与前者相当的生产率。

核安全文化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倡导下,全球核电企业致力于推广建设的一种安全文化。记者以前仅仅将核安全文化看作是一种被灌输的文化概念,既没有色彩,也没有温度。但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核安全文化并不是冰冷的,无论对企业内还是企业外,核安全文化都有其宽容温和的一面。而这种文化的培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核电企业管理者的模范效应和制度建设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核安全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管理问题。

以压水堆为代表的核电技术的成熟性已经得到全世界广泛认可,我国核电技术水平虽与美国、法国等核电强国有差距,但从核电建设、运行、制造的角度来看,只要采用成熟的核电技术开展建设,这种差距并不会影响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即便产生影响,通过引进一样可以解决,所带来的仅仅是成本增加的问题,对行业发展影响不大。

采访过程中,一位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别的问题花钱就能解决,人才问题花钱也不行,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这点明了我国核电发展管理上的短板。

采访对象也对这种局面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有的管理人员本身仅仅参与了一个核电项目的某项工作,就要受命在全新的核电项目担任管理工作。核电系统非常复杂,多单位参与、多学科交叉。业内人士开玩笑地说,大学开设的所有理工学科几乎都在核电项目中有体现。管理核电项目需要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在管理者对核电项目掌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核电项目的风险无疑将被放大。而由于管理者忙于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投入学习管理知识的精力相当有限。这就使得核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符合规定的做法。业内人士将其称作“土八路”的干法。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管理者这种“土八路”式的工作方法,通过上行下效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而这支队伍中的某个人又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项目的管理者,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