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中美新能源:瑜亮之争

2010-11-16 10:42来源:环球企业家关键词: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此,雄心勃勃的美国新能源战略处在一个微妙的境地。在美国本土市场,他们正在遭遇中国光伏的低价蚕食(马上到来的是中国风机制造商)。由于光伏电站60%的成本在组件上,而光伏领域主要靠政府财政补贴驱动,这意味着部分补贴流向了中国—这也是最早提起此次调查的美国钢铁产业工会的理由。而美国公司擅长的领域在中国却进展不利。

“美国认为自己应该是高水平线上的唯一成员,而中国的进步之快显然让我们感到非常吃惊。”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母公司ICE(美国洲际交易所)董事长杰弗瑞. 斯普森告诉《环球企业家》。不过他也认为,既然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畅销,说明是被需要的,“这点我们都懂。”

由此,美国人希望通过威慑性的反倾销来放缓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速度。同时,这也是美国重新向中国政府要求“技术换市场”的重要谈判筹码。

不过若将时间轴推向更远,中国有市场和制造,美国有资本和技术,二者仍然是互补的利益关系。只不过,在每一次博弈时两国需要仔细拿捏好彼此让步的分寸。

尤其在清洁煤这种传统能源清洁化领域,美中长期利益一致性更为明显。周凤起向《环球企业家》指出,中国新增煤炭消耗量占全球新增量的3/4,由此,中国对这一领域的补贴和重视实际上对美国技术是利好。在周凤起看来,竞合而非对抗才应是中美新能源贸易的主音符。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环球企业家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