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截流”不仅不会破坏环境还能造福人民

2010-11-19 10:36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藏木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藏木水电站是否破坏环境?

自然环境:并非想像中的秀美山川

多年前,歌手郑钧的一首《回到拉萨》,奠定了国人对这个神秘地区的心理印象——“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于是,许多网友在评论中纷纷质疑:截断开发是否会破坏自然环境?

但实际上,这条“把心洗清”的江只存在于想像中。

雅鲁藏布江源头第一县仲巴,就是一处标准的“秃山荒原”。而在江的上游地区,沙化亦十分严重,湖边常常是沙丘。处在上游地区的萨嘎县城,江边还被用作垃圾场。“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散发出一股股臭烘烘的味道,江水也浑浊不清。”在雅鲁藏布江地区,你或许找不到梦想中的世外桃源,因为狂风夹着沙暴的景象时时上演。

具体到本次修建藏木水电站的加查县,有一篇来自中科院水利部的论文是这样描述的——“农业自然灾害多、耕地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脆弱”。

这样一片“草地退化、土壤侵蚀、沙漠化”日益严重的地区,可能与众多环保人士的认知并不相同。而之前怒江水电争议中的一个事实或许与加查相通——“当地的环保经费还要靠水电开发才能补齐”……

生态环境:已经考虑到“鱼儿回游”的问题

在腾讯网“雅鲁藏布江被截流”新闻的评论中,有一位网友的评论被顶的很高——“水电站破坏生态,鱼儿不能洄游”。

要知道,早在1963年,水利电力部就曾经颁发过“在水利建设上注意保护增殖水产资源的通知”。我国目前亦已建成了各类水库专用鱼道80座。(鱼道是水利枢纽中为鱼类洄游而兴建的过鱼设施)

那么具体到藏木水电站,是否有鱼道的规划呢?答案是肯定的,设计藏木水电站的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曾经出过这样一篇文章《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保护修复对策》。其中提到,在藏木水电站设计中考虑建设鱼道,选址在雅鲁藏布江左岸。

不仅如此,为了保护工程影响河段的鱼类资源,藏木水电站所在江段,还要建设一座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站,占地20亩,建800平米产孵车间一座,放流总量需达10万尾/年。

经济环境:“原生态”不应是原住民的“原罪”

不止在本次反对藏木水电站的过程中,在历次水电争论中,都有这样一种声音:开发水电会改变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破坏文化多样性,原生态的和谐社会不能被现代科技打破。

加查县究竟在过着怎样的“原生态”?2009年底时,加查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28元,而同时间的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才不过是3532元。似乎,加查人在过着不错的日子。

但实际上,加查县71%的收入,都是通过飞涨的“冬虫夏草”得来的。要知道,作为农业县,加查县农林牧业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6%。

这种利润巨大,但绝非可以长久持续的产业。不仅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也让加查人变成懒惰而不思进取,简单而言便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便如此,加查县下属的乡镇,依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

看着原住民过这样的“原生态”生活,便是理所应当的?由于地理条件的巨大劣势(农业收入极差),只得用吃子孙饭的办法赚取眼前的利益,还让他们把这样的“原罪”背多久?开发水电,不失为加查人民摆脱“原罪”的一种可行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查看更多>藏木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