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剖析中国风电产业四大发展趋势

2011-01-11 11:4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风电产业发展趋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特色的“十一五”成就了诸多产业,而几乎从零追赶到接近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产业恐怕非风电莫属了,西方风电装备界只能用两个字表达我国风电五年的发展历程——震惊。

回顾“十一五”,中国风电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下面五个短语概括:陆地风电、国内市场爆发式增长、规模化以迅速降低成本、拿来主义到自主研发、风机快速升级。

事实证明,哪个企业洞悉趋势顺势而为,哪个企业就会脱颖而出。俗语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天——“十二五”的第一个星期一,我们通过国内风电龙头企业华锐风电等的发展策略来探讨接下来五年的风电发展趋势。

趋势一海上风电高速膨胀

“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被业界公认为我国的海上风电元年。这一年,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全部投运、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规模化海上风电场招标。

华锐在海上风电动手算是最早的了,东海大桥项目10万千瓦、江苏沿海全部潮间带60万千瓦均收入囊中,海上3兆瓦、5兆瓦、明年上半年即将出产的6兆瓦以及正在研发中的10兆瓦风电机组,主要战场在海上。

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说:“今后,我国海上风电会像欧洲那样,主要靠5兆瓦、6兆瓦甚至更大型的机组来支撑。”华锐风电五大战略中就有“海上风电服务一体化”的提法,不仅有自己的团队,还要建设自己的港口、码头。

就在海上风电大幕刚刚拉开的时候,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众多专家宁愿奉行“稳健”的策略,认为中国发展海上风电不赚钱、技术不过关、太冒进。

孰不知欧洲悄悄准备海上风电已经十年了,现已开发了大约3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可谓是十年磨一剑。英国到2020年有强劲的7000台海上风电发展计划,美国有2030年风电发展路线图。中国风电几年的发展动摇了欧美的领先地位,为了维持自身优势,海上风电必然成为其下一个全力争夺的技术制高点。在此关头,中国不能停下脚步,否则我们将再一次望尘莫及。韩俊良预测:“2012-2013年应该是海上风电大发展高速膨胀的时期。我相信我们海上供电在全球未来的份额要超过30%。”

说到海上风电的电价,普遍的观点认为,首轮海上风电中标价格太低(0.6-0.7元/千瓦时),不赚钱。这一点不必忧虑,陆上风电刚开始招标时电价也是非常低,国家特许权招标一期是0.38元/千瓦时,二期是0.41元/千瓦时,三期是0.42.-0.45元/千瓦时,四期是0.45-0.5元/千瓦时,最终形成了0.51-0.61元/千瓦时,所以这次招标是国家在海上定价的起步,不能作为海上风电将来发展的基础。

趋势二风电机组大型化

谁能以更快的速度推出大型机组,谁就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至少目前是这样。国内众多风电整机企业就像军备竞赛一样,前两年还是千瓦级风机占主流,现在10兆瓦级的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了。风机升级换代的间隔越来越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产业查看更多>发展趋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