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中电投陆启洲:行业发展要重视规划与改革

2011-02-23 10:08来源:中电投关键词:陆启洲中电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质的发展上,电力装备水平、单位煤耗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世界上煤耗最低  的电厂就是我国上海的外高桥第三电厂。

2000年,我国每千瓦时电的供电煤耗是392克,而到2010年底已降至333克左右,下降了15%。整体上我们的单位煤耗平均水平已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但跟德国、日本相比还有差距。

另外,我们用很短的时间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缺电问题,如果没有电力体制改革,是不可想象的。在2002年开始的厂网分离使得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到2006年就基本缓解了,靠的就是每年接近1亿千瓦的装机增量。

记者: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您如何看待?

陆启洲: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重化工,对电力发展的需求是刚性的,决定了电力弹性系数居高不下。在这种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就是对电力规划的认识不充分,造成规划比发展相对滞后,且科学性和指引性不足。比如,上世纪末在制订2020年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时,确定的9.5亿千瓦装机目标,在2010年已经完成,比规划整整提前10年。如果完全按照这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现在我们缺电形势会非常严重。另外,长期以来,重项目、轻规划,造成电力发展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一些项目违规上马,发展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因素增加。 

记者:从规划上来讲,您认为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规划?

陆启洲:科学的电力规划应该包括三部分:电源、电网和负荷,只有三者的结合,才具有科学性。前几年缺电,于是重视电源规划,现在强调资源大规模跨区域配置,于是重视电网规划。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把一些生产力直接配置到西部,而非要千里迢迢大规模地把煤炭和电力送到东部呢?我国能源单向流动是客观现实,但是如果合理地配置生产力,既能缓解资源大规模跨区域配置问题,又能极大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陆启洲查看更多>中电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