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位于上海嘉定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钠硫基地虽然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却已经吸引了吴邦国、温家宝、俞正声、路甬祥、万钢、韩正等领导人前来参观视察。
那是因为,这里正在示范运行的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关系着未来上千亿的市场份额,也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战略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储能技术被视为是现在新能源战略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美国电力研究院公布的资料,在各种化学储能技术方案中,钠硫电池是唯一一种能同时实现高效率和大容量的储能电池,技术优势明显。
但在实际中,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被大量研究和开发,而钠硫电池却仅有日本NGK公司能够实现商业规模的应用,独占世界市场。
2006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和上海电力公司合作,自主研发出储能用大容量钠硫电池,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望实现其规模化生产的国家。
除此之外,全世界还没有其他成功研发钠硫电池的案例。究其原因,就是钠硫电池的技术门槛较高,一般科研机构很难从零开始进行研发。
近日,《科学时报》记者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采访期间参观了钠硫电池实验室和研制基地。项目负责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温兆银告诉记者,储能市场巨大,仅钠硫电池的细分市场也相当之大,如果国家支持力度足够,我国的商用钠硫电池有望在3~5年内赶上日本现在的水平,在未来打破NGK公司一统国际市场的局面。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记者在采访期间发现,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在对我国自主研发的钠硫电池的所有介绍中,唯一参照就是日本NGK公司,这也是钠硫电池研发和商用现状的真实写照。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自主研发的钠硫电池可谓“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温兆银直言:“我们接待了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和业界人士来参观和交流访问,有人担心会不会发生技术泄密。我们认为,钠硫电池的技术难度大,需要有各路精英的启发,要更上一层楼,离不开同行的支持和帮助。但事实上,钠硫电池的技术门槛高,国内涉及钠硫电池研究的机构寥寥无几,希望和压力都承担在我们的身上。”
钠硫电池以钠和硫分别用作阳极和阴极,Beta-氧化铝陶瓷同时起隔膜和电解质的双重作用。其中陶瓷介质是钠硫电池能否研发成功的关键和核心。而NGK和上海硅酸盐所的共同点就是在陶瓷材料上都有几十年的研究基础。
实际上,钠硫电池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当时,日本、中国、德国、英国等一些国家也针对车用电池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由于上海硅酸盐所在陶瓷材料的研究上基础较强,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了以中科院硅酸盐所为主的研究队伍,总共有10多家研究单位参与。
已经退休的硅酸盐所研究员曹佳弟回忆说,我国钠硫电池的研发可谓“两上两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硅酸盐所倾全所之力研发钠硫电池,到70年代达到高潮,在1977年实现了6千瓦的面包车示范。但随后,车用钠硫电池的研究进入低潮。直到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从院“六五”规划开始给予支持,尤其是“八五”期间得到了国家“863”重点项目的支持。但当时,全国只剩下硅酸盐所还在继续钠硫电池的研究。而到“十五”之后,全国的研究都基本处于停止状态。
与此同时,国外钠硫电池的研究也基本停滞。除了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重新定位,聚焦钠硫电池的储能应用,并研发成功、实现产业化,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日本成功的激励之下,2006年,应上海电力公司之邀,硅酸盐所重新捡起了这项研究,并定位为大容量储能用钠硫电池。
根据要求,研究组必须在4个月内拿出电池样品,而当时,硅酸盐所对钠硫电池的研究已经停止了五六年。况且,温兆银组成的研究组仅有5个人。另外,同小容量的车用电池相比,储能用电池的技术难度更高,技术难以简单移植。因此,当时揽下这一重任时,有同事说温兆银 “疯了”。
这4个月,他们确实过得很“疯狂”。当时还是学生,现在已经成为研发团队核心成员的韩金铎回忆起往事还是心有余悸:“那4个月过的真是‘魔鬼训练法’,基本每天都24小时连轴转,所以那4个月足以顶一年。”
除了自己连轴转,他们还监督加工单位也跟着连轴转。要研制出大容量储能用钠硫电池,首先就必须研发出专门的技术设备。“那时候我们经常深更半夜出现在合作的厂家‘突击视察’或是通宵达旦地进行设备试验。时间不等人啊!”温兆银回忆道。
2006年12月31日到2007年1月2日,研发团队经历最后两天两夜的不休不眠,终于制作出第一件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
温兆银总结道:“4个月的成功起步,源于几十年的积累,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加上技术路线设计正确。”他特别强调了电力公司的风险意识,罗宏杰所长等所领导的强力支撑以及上海市科委的正确引导和中科院的关心指导。
定位100兆瓦以下集中分布式储能
据温兆银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那次世界范围的钠硫电池研发停滞主要是由于其作为车用电池的定位受到挑战:一方面,钠硫电池需要的运行温度较高,在当时难以解决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另一方面,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相继发明,这些常温运行的电池取代了钠硫电池成为车用电池的主流技术。因此,作为车用的钠硫电池逐渐淡出,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停止。
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日本NGK公司和东京电力公司从1983年开始联合研究储能用大容量钠硫电池。“关键是他们找到了运用的突破口,不再把钠硫电池用在动态的电动车上,而是用于静态环境下的储能,因此同其他电池相比更能发挥特长和优点。”温兆银说。
钠硫电池用于储能有多种方式,如对电网用电的削峰填谷,平衡夜晚和白天的用电;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接入可再生能源,使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平稳地输入电网。“如果能起到调节峰谷的作用,中国就可以少建很多发电站,而发电站的投资往往是巨大的。”温兆银指出。
不过,再大容量的储能电池同抽水储能等物理储能方式相比还是小。据课题组成员刘宇介绍,钠硫电池今后的定位是解决集中分布式能源供应,规模定位在100兆瓦级别以下。
曾留学日本的刘宇介绍道,日本钠硫电池储能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工厂、企业等集中分布式能源用户。因为这些大的工厂、企业往往用电量较大,在用电高峰时对电网的冲击也较大,通过配备的储能系统就能在关键的用电高峰消减电网压力,调节电网的峰谷平衡。
他补充道,抽水蓄能调节的容量很大,适用于大型发电厂,并且受地理条件限制。而钠硫电池体积小、方便灵活,更适用于社区、医院,甚至家庭等小规模供电系统。
产业化推进还需国家层面支持
目前,硅酸盐所100千瓦/800千瓦时的钠硫电池储能系统正在经受上海世博会的示范考验。世博会期间,国家电网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上海漕溪能源转换综合展示基地)对4种储能电池同时示范,其中钠硫电池是容量最大的一种,占到总容量的2/3。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地处上海漕溪路变电站的储能示范控制中心对嘉定基地的储能系统全程远程控制和操作。该系统目前稳定运行,成功并网,在夜里充廉价电,白天放电重新输回电网。 “这也是将来能走到商业化应用的起步。”温兆银满怀希望地说。
“为了实现工程化研究,我们研制出一条2兆瓦单体钠硫电池的试验平台,每天可以制备35~40个大容量电池。罗宏杰所长、杨建华副所长亲自推动项目的开展。”温兆银说:“通过这条试验线,我们使钠硫电池快速走向了小批量化试制,现在已经掌握了钠硫电池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产业化打下了基础。当然要真正进入市场应用还远远不够。”
储能市场是巨大的,有数据显示,仅上海一地可预见的市场规模就可达400亿元。
温兆银认为,将来各种储能技术都会有各自的市场,即便钠硫电池分享其中的一小块也是很大的市场。“现在最紧急的是可再生能源如何实现并网。这块不仅市场大,而且需求迫切,没有储能系统的配套,风力发电基本上不能实现并网而无法正常运转”。
除了在日本国内100多个电站中运行。NGK的技术还远销国际市场。仅2009年,NGK就有150兆瓦容量出口到欧洲、300兆瓦的合同输出到阿联酋。
“NGK年生产能力只有150兆瓦,但是国外订单已经把未来3年的产量订满了,可见钠硫电池的储能市场供不应求。”温兆银分析道。
记者分析发现,常规的一台风机一般在3~5兆瓦左右,需要对应2兆瓦左右的储能系统进行匹配。而数据显示,我国到2020年的风电累计装机将达到2300万兆瓦。
“所以对于储能市场来说,150兆瓦是个很小的数字。现在的技术发展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温兆银说。
对于市场需求的迫切性和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温兆银认为必须有国家层面的推动才能实现突破。他说:“现在很多技术有技术基础,但是要真正进入市场还很难,要向产业化推进必须有更大的支持力度。”
据悉,NGK公司在研发钠硫电池的最初几年中一直亏本,NGK每位新上任的理事长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到底还要不要研发钠硫电池。而它最后能坚持下来多亏了东京电力持续的大力支持,让一项已经被世人放弃的技术重获新生。
刘宇认为,NGK之所以能实现商业推广,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机电配套企业的能力很强,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它的自动化程度甚至比生产锂离子电池还高。”刘宇说,“我们下一步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中国企业的工业生产能力。”
温兆银表示,硅酸盐所的钠硫电池正处在产业化准备阶段,除了跟电网公司合作,还将与制造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这个产业涉及到很多方面,一旦推动起来将很快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他说。
NGK从2002年开始商业推广,到2008年实现赢利,用了6年的时间。根据温兆银理想的设计,我国现在必须加速起步,花上3~5年时间达到日本现在的规模。“要做到这点才能顺利进入市场规模的生产,今后形成一定的竞争力。”他强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向净零世界转型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已有70多个国家设定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其中一些国家设定时间甚至更早。化石燃料燃烧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将有助于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近在日本举行的七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
据外媒报道,BASFStationaryEnergyStorage公司日前表示,将与韩国G-Philos公司开展合作,开发和销售基于钠硫电池(NAS)的储能系统。BASFStationaryEnergyStorage(BSES)公司是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的子公司,该公司日前宣布签署了钠硫电池的销售和营销协议,用于电转气(P2G)、电网和微电网应用。钠硫
室温钠硫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势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动力电池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而备受青睐。其中,室温钠硫电池的放电最终产物硫化钠,可以作为正极材料,不仅理论比容量高(686mAh/g),且可以与非钠金属负极(如硬碳、锡金属)匹配从而避免直接使用钠金属负极带来的安全隐患等优点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及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储能电站安全是储能产业的热门话题。其中
据外媒报道,德国化工厂商巴斯夫公司的子公司BASFNewBusiness公司使用NGK公司钠硫电池(NAS)部署并运营了一个长时储能系统,该公司正在寻求具有高增长机会的合作伙伴与其合作。
据外媒报道,NGKInsulators公司计划为日本宇航局(JAXA)的一个火箭和航天器发射场部署一个钠硫电池(NAS)储能系统,以确保其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日本宇航局(JAXA)种子岛航天中心位于日本南部的一个小岛上,这个航天中心是日本最大火箭发射场,拥有组装和发射大型火箭的各个设施。NGK公司已与建筑商K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ofWollongong)的研究人员制成了一种纳米材料,可充当室温钠硫电池的阴极,让钠硫电池应用于大规模储能。室温钠硫电池很适合用于新一代储能应用,而且新一代储能应用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室温钠硫电池,将为大规模固定储能系统提供
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太阳能、风能等,在人们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拥有优异性能的可充电电池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与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钠基储能电池具有价格低廉和原料易得的显著优势,因此被期待成为下一代新型储能电池,在可再生能源储存中力挽狂澜,以实现绿色大规模的能量储存与
2019年1月26日,南瑞继保研制的低噪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在日本北九州市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商业运行。该项目首次采用自主设计的低噪集装箱方案,验收测试结果表明,其噪声远低于日本客户要求的65dB。本文来源:NR龙湖学苑微信公众号本次投运的系统采用钠硫电池,实现用户侧负荷跟踪、削峰填谷等功能。该系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喜欢打破世界纪录。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最大的商场,最大的淡化水库,以及最大的太阳能农场之一,拥有石油资金,拥有充足的开放土地。它现在可以再添加一个记录: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储能站。本文来源:英国早知道微信公众号本月早些时候,阿布扎比的能源部门启用了108MW/648M
近日,德国尼德萨克森混合动力储能电站正式并网,该厂将使用钠硫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组合来稳定电网。德国尼德萨克森的混合储能系统。图片来源:日立该项目使用日本碍子株式会(NGK)的4MW/20MWh钠硫电池以及7.5MW/2.5MWh的锂离子电池,共同维持电网平衡。NGK,日立化学和日立电力解决方案是该项目的电池控
2月24日,中广核贵州安顺关岭新能源有限公司月亮湾储能与贵州金元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贵州电力市场首份独立储能的中长期交易合同,标志着独立储能正式进入贵州电力市场。独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加快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5日,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储能逆变升压一体机中标结果公布,项目合计采购储能逆变升压一体机112MW,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1970.8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176元/W。据此前发布的中标候选人公示,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为第二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1986.4万元,折
中国储能网讯:据外媒报道,根据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EPBC),日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提交了其在昆士兰州开发500MW电池储能系统的规划,寻求获得审批。ACEPower公司正在在昆士兰州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其中包括3.6GWh的Nebo电池储能系统。该电池储能系统将
中国储能网讯:据外媒报道,日前,瑞银资产管理公司选择了总部位于德国的数据分析软件机构ACCURE公司来优化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收购的电池储能系统项目组合。瑞银资产管理公司在德克萨斯州收购并运营的电池储能项目ACCURE公司声称,该交易将使该公司的人工智能(AI)平台部署到德克萨斯州电力可靠性委员
中国储能网讯:在波罗的海地区从俄罗斯电网转向欧洲大陆电网的过程中,电池储能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立陶宛启动了一项价值1.02亿欧元储能支持计划。Fluence公司在立陶宛部署的50MW电池储能系统在2月8日和9日,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相继宣布脱离了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波罗的海
近日,天合储能宣布与全球知名储能开发商PacificGreen达成重要合作,天合储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与PacificGreen共同推进澳大利亚南澳的旗舰项目#x2014;#x2014;LimestoneCoastNorthEnergyPark的建设。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深度携手,更为澳大利亚乃至全球的新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电池储能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革新。2025年,储能市场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构”,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变量。本文将罗列锂电池储能十大技术进化趋势预测,涵盖热管理、系统架构、材料迭代等多个维度,也欢迎业界留言。趋势一:组串式架构将主导大储系统设计组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5日,海纳特电【2025】01号厦门东渡港区110kV港口变储能项目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1中标(成交)候选人:北京海博思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报价:701.6(人民币,元),其他公示内容:投标报价明细:每kWh综合含税单价701.6元/kWh,单套额定能量(充电容量)5000
日前,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曾表示,“尽管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需解决技术、工艺和成本的问题。但从当前全球研发进展来看,随着量产技术工艺逐渐成熟,2027年前后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企业急需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推动技术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4日,江苏华电发布灌云储能电站运维招标,该项目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灌西盐场东北圩境内,总建设规模200MW/400MWh,招标范围包含电站中运行、检修、维护工作等内容。要求投标方共委派人员10人,其中要求生产运维人员不少于8人、后勤保障人员不少于2人。原文如下:华电江苏能源有
雪山上,风电塔巍然矗立,为松山滩草原增添了别样景致——这是近日并网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200MW风电场,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项目成功实现了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甘肃坐拥丰富的风能资源,也面临新能源间歇性与不稳定性带来的并网挑战。这一项目
2025年1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光伏连接器及其组件(CertainPhotovoltaicConnectorsandComponents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65)作出337部分终裁:复审后部分更改最终初裁(FID)中存在侵权的内容,本案以不存在侵权结案。2024年11月27日,申请方Shoals、列名被告美国
日前,三星物产(SumsungCamp;T)与海辰储能在厦门签署全球合作协议。三星物产副总裁兼能源部负责人SeongKonKim与海辰储能副总裁、全球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易梓琦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双方就储能电池及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建立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总容量约为10GWh的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SDI正在扩建现有的匈牙利第二工厂,并最终敲定了在匈牙利建造第三座电池工厂的投资计划。报道称,三星SDI预计今年将斥资超6万亿韩元(约324亿人民币)用于整体设施扩建,其中超过1万亿韩元将用于建设第三工厂,计划为现代汽车等厂商在欧洲推出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另外值得一提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巩固精细化工、羊绒纺织、枸杞等传统产品出口,着力提高机电、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大双氰胺、金属锰、单晶硅等重点产品出口规模,鼓励光伏硅片、新
2023年10月31日,巴西考察团一行莅临淳华氢能源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对PEM(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技术进行了深入考察。在考察期间,巴西团队详细了解了PEM水电解槽的运作原理、技术指标、工艺流程、应用场景,该技术以纯水为原料,通过电解使其分解成高纯度的氢气和氧气,相较于传统的电解水技术,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风电机组累计出口4224台,出口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共计1192.9万千瓦。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2022年我国风电机组新增出口量相比2021年有所下降,但新增出口的国家数量却大幅提升,较2021年增加7个国家。这意味着
紧跟国际社会发展大势、经济运行趋势、市场发展走势,在大局中找准着力点,将中国石油及各子品牌打造成为能源领域的国际一流品牌。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国际地缘政治动荡、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等影响,国际能源市场格局不断转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聚焦“两个核心”,实施创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9日,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外贸方面,将研究支持新能源汽车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落实好便利商务人员办理签证、国际航班复航增班等务实举措,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要展会。在外资方面,我们将出台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
6月7日,江苏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培育扩大汽车行业出口。发挥汽车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扩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支持常州、南京等地新能源汽车品牌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尽快形成新增长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通过中
4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扩大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巩固精深加工农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着力提高机电、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大双氰胺、金属锰、单晶硅等重点产品及羊绒纺织、枸杞、葡萄酒等特色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17日,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积极扩大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巩固精深加工农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着力提高机电、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大双氰胺、金属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