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从铁道部长刘志军的落马反思中国风电发展

2011-03-04 09:46来源:世界风力发电网 文:陈文涛关键词:刘志军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原铁道部长刘志军因涉嫌“严重违纪行为”而落马,至此,“刘跨越”的政治生命结束,然而中国铁路难题才刚刚开始。

2003年应该说是刘志军开始“高铁计划”的起始年,在这8年中,刘志军通过自己雷厉风行和近乎独裁的领导手腕,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铁道部的领导机制,并取得了国外在高铁技术领域的支持和投资,收购了西门子在高铁列车领域的技术。

据日本学者加藤嘉一在《刘志军的高铁遗产》中撰文写到:刘(刘志军)在8年里一共修建了1.8万公里铁路,相当于原有线路的四分之一,其中客专有7000公里。现在正在建设的铁路长度为3万公里,其中客专1.3 万公里,大部分将在2011年通车。以后,从北京出发,8小时就能到除了海口、拉萨和乌鲁木齐之外的任何一个省会。由于已经开工,这些铁路没办法停下来,今年的铁路投资仍将达到历史最高的8500亿元。刘志军唯一没能开工建设的高铁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兰新第二双线”。

然而这些羡人的数据并不足于说服世人高铁此时的成绩,反而近年来高铁的频频事故让人对此项工程产生了些许的怀疑,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的《退休铁路工程师拒坐高铁称发展过快难免出事》一文,直接对中国高铁安全性提出质疑。武广高铁自09年12月26日至10年2月初,开通的40天内连续制造出五起骇人事故,平均每8天发生一起。10年1月16日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广东云安县境内一隧道因塌方、泥石流冲击发生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1人被埋失踪……等等系列的事故,让人在对高铁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如此高新的技术会在营运之初便频频出错,是本身技术不成熟,还是发展的已经太过超前?

结合刘志军的下台,和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和状况,日本学者加藤嘉一认为,中国的刘志军和日本的十河信二一样,都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在高铁领域做出了令世人咂舌的成绩,但是他们的做法相对当时社会状况都太过超前。日本此前的新干线项目在运营之初每年都面临巨额亏损,直到20多后才渐渐盈利,那时日本构建新干线项目前后用了近5年时间。但如今刘志军带来的发展更是超前,巨额的负债,臃肿的体制,以及此前因铁道部“永远不会破产”而产生的巨大银行贷款,都将亟待解决的一个巨大的工程。

其实,现在不光是高铁,新能源的发展特别是风电的发展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风电开始试验,自95年政府鼓励政策出台后,风电的发展便以一种极为迅速的模式在快速的增长。至去年年底,我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风电发展目前还面临电网瓶颈和政策引导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风力资源无法高效应用,装机后发不了电,发了电无法上网等等问题,都导致着“全球最大”这个光环下难言的疮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刘志军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