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数据正文

2015年能源总需求45亿吨标煤

2011-03-09 10:3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能源低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25日,国内首份低碳发展报告《2010年中国低碳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 

本报获悉,该报告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中心编写并发布。该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对本报解释说,“这份报告的内容并未局限在2010年,而是对 十一五 期间国家的低碳发展政策及其实效进行了评估。” 

《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已经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设置的20%的节能目标,有效逆转了“十五”期间的能耗强度上升趋势,成功地实现了低碳化转型。 

尽管我国低碳化转型已然起步,但未来的低碳之路并不平坦。 

“ 十一五 能耗强度降低了,但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还在快速上升,”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因此,我们必须合理控制GDP增长速度,尝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据何建坤估计,在“十二五”期间确定16%的节能目标上,如果GDP仍维持10%以上高速增长的势头,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需求量将达45亿吨标煤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100亿吨左右,相当于美国和欧盟的总和。 

“十一五”的低碳答卷 

“ 十一五 是我国经济低碳化的重要开始。”WWF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任杨富强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对何谓“低碳化”,《报告》给出了一个标准。即“低碳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低碳化。生产每一单位的产品所消耗的化石能源逐年减少。 

“以此来衡量, 十一五 期间,中国遏制了重化工业化过程中通常出现的能源强度攀升的基本趋势,使经济发展从高碳化转向低碳化发展趋势。”齐晔指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能源强度指标比2002年增加了4.8%;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5%;2003~2005年全国能耗平均年增速为14%。连续三年增长,使2005年的能源强度回升到1999年的水平。 

“为了扭转这种能源反弹,在 十一五 规划中,国家将20%的节能目标纳入约束性指标。”杨富强对本报解释,“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 十一五 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19.06%,预定目标已基本实现。” 

“ 十一五 期间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环比节能约7.6亿吨标煤,GDP的碳强度下降可达2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亿吨。”何建坤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低碳贡献图谱 

《报告》不仅指出了“十一五”低碳化转型的大趋势,还对“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各个基础部门低碳发展的绩效做了详尽的评估。 

评估结果表明,电力工业和制造业的低碳化势头尤为明显。在建筑和交通领域开始出现一系列鼓舞人心的现象和趋势。农业生产化石能消耗绝对量下降,森林碳汇规模逐年扩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