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军工进军新能源产业 隐身战机技术用于风力发电

2011-03-12 11:08来源:中国航空报关键词:新能源产业风力发电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事实上,中国的军工企业纷纷选择新能源产业作为“军民融合”的新突破点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选择。这种不约而同的选择是因为军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当前主要的新能源领域,如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新型电池技术等,军工企业或者具备研发的硬件基础与相应人才,或者有了相关的技术储备,甚至有些已经投入到了应用实践。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其核心技术在军事领域算不上太新鲜。光伏发电技术早已在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得以实现,而各种高能高效的电池技术也早已在导弹等军品中广泛使用。如果这些新能源相关的军用技术不能有效地转为民用,不仅是一种技术浪费也会使我国军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舞台上成为带枷的舞者。

军工企业大举进军新能源产业

1月15日,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这其实仅仅是中国军工企业大举进军新能源产业大潮中的一例而已。事实上,中国的军工企业纷纷选择新能源产业作为“军民融合”的新突破点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选择。这种不约而同的选择是因为军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 ——当前主要的新能源领域,如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新型电池技术等,军工企业或者具备研发的硬件基础与相应人才,或者有了相关的技术储备,甚至有些已经投入到了应用实践。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军工企业进军新能源产业也持扶持态度。以风能发电为例,早在2007年原国防科工委就制定了《国防科技工业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发展指南》(2007~2020年),鼓励军工企业发挥军工技术和装备制造优势,积极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相对军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先天优势而言,军工企业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却相对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军工企业涉足新能源产业的时间较晚,另一个原因在于军工企业在将军事技术转为民用的过程之中,有着较多的限制与较长的转换周期。

军用技术民用化滞后

为了保持军事技术的领先,很多国家在将军事技术转为民用的时候保持谨慎态度,而考虑到技术扩散、保密等因素,军事技术转为民用的周期往往十分漫长,这个问题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产业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