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人物正文

于午铭:达坂风事

2011-03-14 14:5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新疆达坂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中国的电力市场,一直是火电和水电的天下。和环保相比,经济成本仍然是电力运营商首先考虑的条件。但对风力发电的研究,其实早在1977年就已开始,浙江茶园子镇的一个18KW风电机组。到了第二年的“六五”计划时,福建平潭成立了55KW的风电机组。随后就是北京八达岭。但同时代的这些风电机组,大多都只停留在试验阶段。

1986年,四个科学家提交给中央政府的一份报告,直接启动了中国的“863计划”,旨在研究全世界前沿的高科技技术。他们认为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不至于在未来世界中被高科技淘汰。这年,“风能开发利用”正式被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也是这年12月,那位旧领导王文启,去了欧洲,随后就改变了达坂城的命运。他在投奔电力系统之后,很快就在达坂城打造了第二个风电场——直到今天,他仍然被认作是新疆风电第一人。

第二人也许就是于午铭,但他很快走上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风电场,都依靠进口风电机组,德国和丹麦一直是技术上的强国。1997 年,于午铭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带着风能公司,全面进军风电制造业——要生产自己的机组,而不再仅仅是运营。没有人看好这个决定,就连于午铭的上级领导也不赞成。

那年夏天,于午铭带着一个工作组去了德国。他们在那里住了半个月,和一个风电机组公司签订了生产许可证和技术转让合同。他后来承认,那份合同就是今天“金风科技”的起源。

于午铭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赶上了中国“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后者给了他们300多万元经费,但于午铭的预算是4500万。他首先想到的是,必须成立一个新的产权明晰的公司来运营此事。他们东凑西借,发动水利系统的员工入股,凑足大约2000万元,又以“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后来改组为金风科技股份公司)的名义,找银行贷款2000多万。1998年,他们研制的600KW风电机组正式下线,一共10台。其中4台卖给了风能公司,留下6 台作为金风自己的运营资产——由此产生的电费收入,至少可以保证员工的薪水。

但于午铭知道,如何卖出第11台才是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人肯轻易相信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风电机组。2000年,第一个订单来自新疆的阿拉山口,一个兵团订购了2台。第二年,河北承德电业局的工作人员偶然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了于午铭的发言,坐着飞机到乌鲁木齐,一口气订了6 台。到了2002年,他们中标获得广东风电公司一笔10万KW的项目,一下子卖出167台。对于金风科技来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订单。但那一年,于午铭退休了。他后来说,自己拙于官场应付,得罪过一些权贵人物,“顺理成章”的被下令退休。

我第一次见到于午铭,是在乌鲁木齐金风科技的行政大楼。他穿一身蓝色的工装,戴一副眼镜,我盯着这个貌不出众的老头问,“怎么才能找到于午铭?”

他办公室的门上写着“顾问”。2002年退休后,于午铭去了广东汕尾。他在那里的风电场度过了3年打工的生活(他说最有意思的是,工资反而增加了)。但到了2005年,中国科技部依托金风公司,成立了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他回到新疆。两个月后,64岁的于午铭,再次回到风能公司。和当年那次改变他命运的选择一样,他又被委以重任,试图改组这个公司。这反反复复的进退之间,中国的风力发电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接替于午铭管理金风科技的是武钢,当年达坂城风电场的场长。他让金风科技成为如今的全球第五大风机制造商。中国政府在最近10年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导致中国风电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位居全球之首——平均每小时就建造一台风力涡轮机。即便和欧洲、美国相比,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也颇为壮观。去年第二季度,中国仅在风能领域就投资了1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投资额的一半。但即便如此,武钢面临的情况也许比于午铭时代更为复杂。机会增多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对手。

于午铭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他在去年和老伴重新回到欧洲旅游了一次。他印象最深的,是大巴车里的韩国电视剧。他大部分时间都享受着自己的退休生活。但和许多国企干部不同,于午铭几乎赢得了他所有旧同事和下属的尊重。

2011年1月一个寒冷的下午,他开车带我们去达坂城。出了乌鲁木齐,我们沿着国道爬到达坂城的风口。于午铭指着一台矮小的白色风机对我说,“那是这里最老的一台风机,居然还在运转。”有时候,碰到一些待修的风机叶片,看起来硕大无比,触目惊心,像来到一个外星球。于午铭说,他已很少来这里,但每一次来,都觉得清爽。

也许在夏天,阳光很好的时候,达坂城看起来非常漂亮。但那天我们几乎不能下车步行。你甚至不能逆风打开车门。坐在轿车内也觉得随时会被吹走。回去的路上,我们经过国道旁一个破败的加油站,于午铭指了一下,笑着说,金风公司当年就靠它养活的。我赶紧掉头去看,那里显然失修多年,早已无人使用。但如果顺着加油站的背景一览而去,沿着公路两边,尽是呼呼直转的一片白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疆达坂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