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月2日上午,山西阳泉供电分公司调度所平日肃静的楼道突然热闹了几分。
这天,调度所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他们分别来自阳泉供电分公司发展策划部、营销部、安监部,甚至还有两位已退休的老员工。
“赵主任,现在这套先进玩意儿我可看不懂了!”曾经从事调度专业40年的韩富贵兴奋地对调度所主任赵万明说。韩富贵老人和几位都在调度岗位工作过的同事们刚刚参观了全新的阳泉电网调度监控中心。
“调控一体化”这种新的生产模式让这位“老调度”既新奇又欣慰。
截至上月底,阳泉供电分公司“调控一体化”已成功试运行3个月,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作为山西省电力公司备战“五大”的重点工作之一,“大运行”体系的探索与尝试就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机构瘦身管理更集约
“飙轮迎月入阳泉,灯电照明半壁天。”当年,郭沫若夜宿阳泉时曾发出这样的赞叹。40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山城的灯火更加璀璨。
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东部,下辖两县三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市面积4570平方公里,人口140万左右。阳泉电网是联系山西电网与河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架结构比较坚强,6座220千伏变电站已形成双环网运行,20座110千伏变电站均已实现无人值守,并在运行工区成立了监控中心,对于调度命令可以统一受理。
阳泉电网是山西电网首家实现“大监控”的市级电网。
2010年,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部署,山西省电力公司积极推进电网运行集约化、精益化、规范化管理,结合阳泉电网的独特优势,将阳泉供电分公司确定为“调控一体化”试点单位之一。
在原有工作流程中,当电网发生事故或异常时,首先由隶属于运行工区的监控中心向调度中心汇报,调度中心了解后向监控中心下达指令,监控中心再向操作队下达操作命令,操作队进行现场操作。
而“调控一体化”要求,将调度和监控“合二为一”。阳泉供电分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李斐明告诉笔者,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迅速推进,传统的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管理的需要。“调控一体化”是“大运行”体系的基本条件,是缩短管理链条,提升生产组织专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2010年9月,阳泉供电分公司“调控一体化”建设方案及工作计划出台。经过3个月的筹备,2010年11月25日,该公司监控中心10名值班人员转移至调度监控中心值班,“调控一体化”模式进入试运行。
调控一体化模式,即采用“电网调度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的管理模式,成立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并承担原有集控站监控功能,将电网调度和变电监控合二为一。由于剥离了监控任务,集约了操作队的工作量,使职责更加明确和清晰。该公司调控中心长岭操作队队长李伟认为,“不仅改变了以往各队忙闲不均的现象,更可以将精力放在倒闸操作、运行维护、设备巡视等现场执行工作上,对夯实电网安全基础作用很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连日来,山西阳泉供电分公司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完成了220千伏海白线18支线氧化锌避雷器的安装工作,以应对即将来临的雷雨天气。阳泉位于丘陵地带,气象条件非常复杂,每年平均雷暴日在75天以上,为全省年雷暴日最高的地区之一,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掉闸的概率较大。该公司从1995年开始,采取了加装横向侧针、线路氧化锌避雷器、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等防雷措施。其中,加装线路氧化锌避雷器防雷效果明显。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220千伏线路易遭雷击的杆塔上安装氧化锌避雷器80只。 5月8日,福建泉州电业局送电部两名员工顶着烈日对220千伏玉惠线的接地设备和防雷装置进行巡视。
4月8日,山西阳泉供电分公司收到了国家专利局的一封快件——该公司员工研发的电力线路悬垂线夹专用挂板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电力技术专利。 35千伏及以上架空线路大多位于高山旷野中,直线杆塔金具长期受到风霜雨雪侵蚀,开口销常会腐烂、脱落,从而引发跳闸事故。以前,运行单位只能采取更换、加补开口销这一措施加以防范。 阳泉供电分公司研发的电力线路悬垂线夹专用挂板,克服了导地线在受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水平位移,消除了挂板与船耳相互碰撞而造成构件损伤的缺陷。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提高35千伏及
3月21日,山西阳泉供电分公司变电运行模拟操作、变电运行微机仿真、高压试验、输电线路四个实训基地正式揭牌投用。这四个实训基地是该公司本着合理利用与适当投资的原则,对已退出运行的旧设备和原有培训设备进行整合改造而成的。实训基地共有28名兼职培训师,可同时对45人进行仿真培训。(作者:白雪梅 赵华梅)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持续推进调控一体化目标模式变电站建设,实现调度端对变电站全面独立的远程遥控操作。2024年6月广州供电局调控一体化目标模式变电站达200座,同年12月目标模式变电站突破300座,大幅减轻现场到站操作负担,超大城市电网调度感知和驾驭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型调度模式,调
“我再和小慧确认一下今天开展消防试验工作的情况。”一大早,朱伯通就已经和同事们坐在驶向220千伏松厦变电站的车上了。朱伯通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设备监测及智能运维班班长,他口中的“小慧”,是佛山供电局研发的AI虚拟调度员。“说实话,有时候和机器打交道更直接,而且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10月电网项目动态。10月有多个特高压工程投运。包括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两项特高压工程都在10月底陆续投运。10月29日,1000千伏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始试运行。历经七年规划建设,华中特高压交流“日”字形双环网建设终于
绿草如茵、绿树成行,裸露的沙地也被草方格固定覆盖,整齐的框架办公板房美观明亮,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灌木丛、精心设计的宣传展板有序排列,深蓝色的光伏板波光粼粼、新能源汽车规范地停放在充电桩旁……走进内蒙古华电腾格里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腾格里“沙戈荒”大基地项目100万千瓦光伏
近日,国内首个交流变电站和直流换流站集中监控主站平台在贵州省贵阳市完成带电调试,各项结果均达到预期,具备投入生产试运行条件。本次调试工作由南网超高压公司贵阳局自主牵头开展。该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调控一体化“十四五”工作提升方案试点单位,采用“两步走”策略探索交直流集中监控运行模式。
9月27日8时18分,随着两台主变压器带电冲击运行正常,由云南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500千伏西山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其中,500千伏西山(麒麟)变电站是云南省首座500千伏电压等级的调控一体化智能变电站。500千伏西山输变电工程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属于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动态总投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由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500千伏西山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其中,500千伏西山(麒麟)变电站是云南省首座500千伏电压等级的调控一体化智能变电站。500千伏西山输变电工程位于曲靖市马龙区,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动态总投资约6.7亿元,本期建成2台
自2024年4月开始,湖北虚拟电厂新型主体不断涌现,截至9月,仅5个月的时间,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就受理了华能湖北能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22家企业的虚拟电厂注册申请,并进行公示,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对此梳理如下:此前,湖北已有9家虚拟电厂。也就是说,目前湖北各地共计有31家虚拟电厂已接入虚拟电
2020年3月,一份承载着行业期待的国家标准正式“出炉”——由金友集团主导起草的《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成功发布,为中国电力装备产业竖起了全新的品质标杆!。国家标准的制定向来是行业发展的“指南针”,其背后是对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和责任担当的多重考验。金友集团能担此重任,源于其在新能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7月18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广东电网虚拟电厂并网调度服务指南的通知,本手册适用于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条件,接入广东电力系统,以所在现货市场出清节点(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为单位聚合为交易单元,且单个交易单元的调节能力不小于1兆瓦、连续响应时间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