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瞭望:中国核电 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

2011-03-24 09:39来源:瞭望关键词:核电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核设施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4%。如果能把这一比例在2050年前增加到25%,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可减少5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在去年12月中旬举办的“亚洲能源论坛”上表示,中国过去十年能源消耗的增量是之前20年增量的两倍;未来十年,中国能源总需求依然要增加20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将占中国总能源消耗的比例为15%,其中核电的装机容量2020年将达到8000万千瓦。

今春全国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我国的清洁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占比应达到15%,比现在要增加近一倍。

据本刊记者从有关方面得到的信息,刚刚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并已上报国务院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提高碳减排和非化石能源比重“两个目标”展开;非化石能源产业将步入发展期。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规划指出,“中长期来看,发展无污染的清洁煤发电技术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将成为未来煤电主流。”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的长期重大战略选择。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为主执笔人的核能专题组,经过两年多的论证研究认为,“加速发展核电是必要的,是满足我国能源发展需要的现实途径,也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污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专题组提出了核电发展的中长期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总装机规模达到7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4.6%,核发电量将占总电量的7.0%左右。2030年达到2亿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10%,核发电量占总电量的15%。2050年达到4亿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16%,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24%。

“核电作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定位,似乎不会因为日本的核事故有所改变;那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证它的安全运行,防范核灾难再度发生。把安全隐患消弭于无形。”前述中核集团的资深专家强调说。

环境保护部核安全中心研究员赵亚民在与本刊记者交谈时表示,“我们大概不会也不必要去修改‘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核能的发展目标,但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为我国的核电建设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一定要深刻反思,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来改进我们的安全状况,力求既得到发展又要保证安全。”

“核电建设不能遍地开花”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3月13日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考察快堆实验工程时指出,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是实现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去年9月透露,中国核电在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今春全国两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再次披露,我国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核反应堆有13座,总装机容量为108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之前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铀消费国。

本刊记者从《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相关专题组了解到,按照目前我国核电中长期规划,我国核电战略将“坚持发展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按照热中子反应堆(热堆)——快中子反应堆(快堆)——受控核聚变堆‘三步走’的战略开展工作”,并“坚持核燃料闭合循环的技术路线”。

据周永茂介绍,我国当前运行的核电站主要是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主,也有重水堆核电站,技术主要是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美国的技术,“堆型多样,需要多种技术基础与人才支持,加强核设施的监管。”

赵亚民告诉本刊记者,我国核电已面临快速发展期,“人的因素非常重要,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需要快速展开。”

此前国防科技工业局的统计显示,2020年核科技工业需要核专业本科以上人才约1.3万人,其中,“十一五”期间6000人左右。按照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需要400人计算,到2020年新增30座百万千瓦核电站,需要核电人才在1.2万人以上。核工业人才队伍的成长周期较长,而目前大学的培养模式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之间存在间隙,致使人才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缺少衔接,无法适应核电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一大障碍。

资料显示,电力“十二五”规划也将核电列入“加快发展”序列,规划称,2011年将开工建设首个内陆核电,争取2015年投产首台内陆机组。

“我国的核电站均建在沿海地带,一方面它能满足大量用水的需求,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另外它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电站排出的气体容易消散,等等。但内陆建核电站就需要格外慎重。”周永茂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各地要建核电的热情非常高,经发改委审查的几十个核电项目中,内陆厂址占比达75%左右,还有超过20个处于普选阶段的项目。

据了解,安徽、四川、河北等省均将核电站建设列入日程。西部大开发23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去年7月30日开工建设,总投资260亿元人民币,成为西部地区第一家在建核电站。

“一个核电站仅选址就需要十到二十年时间,不能轻易动工。”中国核工业第一、第二国际核工程指挥部设计总工程师胥胜利向媒体强调,“核电布局向内陆转移必须考虑环保问题。核反应产生的废液有放射性,必须向外排放。核电选择在沿海,一是为了满足冷却水需求,二则便于放射性物质的排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