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美国复兴核电有点犹豫

2011-03-30 14:13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美国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本9.0级地震以及引发的海啸给该国带来了一场大灾难,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更是让全球关注。这场核电事故也让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那就是核电的安全性。核能究竟能否成为人类可以依赖的一种能源,这个问题在人类开始使用核能之初就存在争议,福岛核电站泄漏让反对核电发展的声音再次达到了顶点。对于正打算迎来核电复兴的美国来说,又会如何应对这波反核浪潮呢?

奥巴马政府陷入“两难”

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牵动人心,人们在关注核泄漏造成的后果的同时,也对事态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充满担忧。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福岛核电站会成为另一个“切尔诺贝利”,但可以肯定,无论事态如何发展,这场事故已经给核电工业带来了一场“公关”危机。

事实上,这场“公关”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几个月前,德国政府刚刚力排众议坚持要延长国内17座核电站寿命。如今,这个计划恐怕即将夭折。瑞士也放弃了要延长国内3个核电站寿命的想法。还有不少国家都开始对核电“望而却步”。

面对再次蔓延的核电质疑,美国的态度似乎有点沉默。其实,在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反对核电发展的声音。部分民主党议员就呼吁政府应该暂缓位于地震带上的核电站建造,更有人直接提出,政府应该全面停止新建核电站的计划。这可是将美国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这两年美国正处在筹备“核电复兴”的重要阶段。2007年美国国会曾拨款185亿美元用于发展核电,如今这笔资金还剩下102亿美元。今年,奥巴马又在2012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360亿用于新建数个核电站。拨款力度之大可见美国政府发展核电的决心。

550亿拨款体现政府决心

细算一下,美国这几年拨给核电的资金已经高达550亿美元。尽管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但要美国政府做出放弃发展核电这种“自己打自己耳光”的事情,恐怕是不太可能。日本大地震后,奥巴马总统频频公开表示他支持发展核电,以求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然而在财政预算被迫缩减的前提下还要拨出360亿美元用于发展核电,这一决定自然引来了民主党的强烈批评。而对普通民众来说,即便在发生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之前,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核电也让他们心生不安,更不要提在如今的情况下了。据《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在3月3日,也就是日本大地震发生前一周做的一次民调显示,超过57%的民众认为政府应该削减财政预算中对核电的拨款比例。

其实,美国政府之所以现在如此大手笔发展核电,也正是因为他们“憋了”太久。自1979年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之后,美国政府再没有批准过任何新核电站建造项目,直到去年还是如此。正当美国核电产业以为终于熬过寒冬,即将迎来春天的时候,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场“倒春寒”。不过,这一次美国政府力挺核电的态度或许能让美国的核电企业稍感安慰。

的确,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光凭企业一己之力想要建核电站几乎是不可能的。核电站的成本绝非仅指建造成本,光是启动资金就需要一大笔钱。目前,有20个核电项目在等待政府审批,有3个项目已经获得进展。最幸运的就是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南方公司,该公司在佐治亚州的新建核电站项目已获政府8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该项目总投资为140亿美元,但140亿美元仅为该核电站总成本的一半。其它等待政府审批的核电站也都是如此,建造成本仅占总成本规模的一小部分。

多因素决定核电无可取代

高昂的启动资金确实是困扰政府的问题,加上近两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也成了一种选择。有了政府的支持和资金补贴,可再生能源成本则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过,尽管发电成本与核电越来越接近,但若同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还是要远远高出许多。

众所周知,核电支持者的最核心观点就是核电的经济性。根据美国政府不久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新建核电站成本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增长,从每千瓦3902美元增长至每千瓦5339美元,增长幅度达37%。核电站设计的翻新以及核电建造业缺乏竞争都是促使成本上涨的原因。但即便如此,核电的经济优势仍然明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