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国电力抱团闯俄罗斯 深度开发俄电力工程市场

2011-04-02 13:4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词:特高压电力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陶然认为,从目前看,黑龙江省企业开展对俄电力设备和工程合作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对俄电力合作联盟的诞生,将借助省政府搭建的政策、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等平台的支持,集合全省、全国设计、制造和建筑企业的优势,以拓展俄罗斯电站、电网工程市场为目标,以“联盟”为平台,以联合体为纽带,推动以电力工程总承包和成套设备出口为重点的走出去战略的跨越和延伸适应性战略调整。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天狼星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对俄电站建设合作的一个纽带与平台,还是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和壮大,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企业的认同,“否则,电力行业的产业链条如此庞杂,整合不力,联盟就会分崩离析。”

对俄贸易新模式

由黑龙江省商务厅组织推动的黑龙江对俄电力合作联盟的战略思想被定义为:“抱团走出去,赴俄求共赢”。黑龙江省商务厅有关人士指出,联盟以深度开拓俄罗斯电力工程领域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在智力、法律、资金等各方面为合作提供保证,推动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选择。

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联盟将在俄罗斯设立办事处,在国内设立推进工作组。同时,政府部门还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信贷资金等支持。

有关专家分析,此次抱团联盟顺应了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形势变化,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集聚资源,形成合力;二是联盟对外,减少环节;三是统一口径,避免竞争;四是共享资源,节约成本;五是团队运作,互利共赢。联盟的成立,暗含着推动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使命与愿景。

据黑龙江省商务厅的调研分析显示:俄方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未来10年,俄电力产业需要5500亿美元投资。2020年俄罗斯发电总量将占世界的7%以上。这关系到大规模和复杂的电站、电厂、电网的改扩建工程,320万公里的电缆和横跨11个时区的输电、配电网的建设和修复以及大量的核电站的需求。

“抱团共赢”正成为对俄贸易新的模式。据康翰卿介绍,黑龙江对俄电力合作联盟的成立体现了中国对俄经贸合作在组织形式、推进方式上的转型,得到了商务、海关、外事等部门大力支持。他说,过去中国企业与俄罗斯合作,大多采取单打独斗,先拿下项目再回国寻求金融、技术等方面合作,“耗时、耗力”,联盟成立为企业提供金融、技术、法律、科研、施工等全方位支持,增强整体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避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

可喜的是,“抱团”的理念已经得到国内企业的共识。就在黑龙江省酝酿成立对俄电力合作联盟之际,最具有市场敏感的浙江企业找上门来。此次联盟中,德力西、正泰等8家浙江电力设备行业领军企业要求整体加入,使得联盟不仅仅是黑龙江省的区域性行为。据介绍,此前,德力西等企业早有电力设备出口俄罗斯,并在莫斯科等地设立办事处、经销处,但市场让企业认识到,联盟这种形式,可以有更多机会参与俄罗斯电网电站改造工程,以工程承包为牵引,可以带动设备成规模出口,提高产品整体形象。

最具有联合意识的浙江人率先肯定了电力联盟的美好前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