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的荥阳实践

2011-04-02 14:38来源:河南省荥阳市电业局作者:孙红岩 张延岭关键词:河南省荥阳市电业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基于WSN通信技术的低压电网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抄表自动化,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就目前来看,电工每抄一块表按工资比例大约是0.3元钱,目前一共在8个台区986户居民安装使用了WSN低压电网综合管理系统,大约每年能节省0.4万元的人工费。通过WSN低压电网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缩短了故障信息收集、故障排查时间,提高抄表的准确率以及同时率,有效的避免了估抄、漏抄、错抄等现象,提升了低压线损计算的准确率。改造前与改造后线损同期下降1.2%,每年约能实现10.16万元利润。在发现故障时,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能最大限度的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率,增加了供电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极大地提升了供电企业在广大客户中的良好形象。

对于农网综合配调自动化系统来说,它的建设一是促进电力系统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保障地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三是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格,提升社会形象。四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高工作效率。五是提高了配网运行可靠率。六是提高了设备操作正确率。

而县供电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为大大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年可减少各种办公成本15万元。

应用建议

十二五期间,荥阳电网主网将逐步由35千伏向110千伏过渡,逐步限制35千伏供电网络的发展。但对于荥阳南部山区密集负荷地带,由于距离110千伏变电站较远,用1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不经济,同时受地形限制,考虑在该地区按照35千伏集成化变电站模式进行建设。

关于集成化封闭式开闭所建设,建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城区内重点客户所在区域推广建设集成化封闭式开闭所。同时应在现有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日常运行状况,进一步完善设计应用方案,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的用电性质及用电负荷情况,使集成化封闭式开闭所做到模块化、系列化、型制化,进一步降低设备采购及工程建设成本,完善各项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规范各种操作行为,保障供电区域的可靠供电。

在农网综合配调自动化系统方面,一是在考虑进行网络调整时,除考虑配网自动化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缩短供电半径以降低线损、提高客户端电压质量、为负荷的自然增长留下足够的容量等因素,并于电网建设改造紧密结合起来,使的配电网有较大的适应性。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应用技术,通过信息网络将客户服务,用电营销管理等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数据源头唯一、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发展,配网自动化系统要有良好的系统接口,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关于县供电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应提供目录系统,使得各业务系统的人员权限统一管理和分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还需要进行流程整合。

分布式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需研究故障停电的预警机制。目前虽然实现了故障停电的及时获知及用户率先通知功能,但是不能做到故障停电的事前预警与防范。可以结合智能电网试点工作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做到事前进行处理,并和客户在事前沟通,将优质服务工作向前再推进一步。

10千伏永磁柱上真空断路器中永磁机构智能开关设备应考虑预留智能化监控装置接口。

作者: 孙红岩 张延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南省荥阳市电业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