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甘当一名出色的士兵——记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夏晓宾

2011-04-06 11:33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国家电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了保证精确性,光纤互感器上需要加装一套保护装置,这就需要有电压。然而,从光纤互感器中只能引出电流,没有电压。这可怎么办呢?美国专家杰瑞犯难了。

对设备了如指掌的夏晓宾有条不紊地梳理设备的情况。和同事们反复研究后,夏晓宾发现,如果从旁边一台设备中接出一个信号,过滤掉其中的电流,再对接口做相应的修改,就能把电压加在这套保护装置上了。

刚解决完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现场环境远远比美国专家了解的复杂,还必须在室外光纤互感器附近,安装一个温度控制箱,才能使设备达到应有的精确度。安装设备的停电时间只有两天,时间一下子紧迫起来。

杰瑞立即向美国公司求援。第二天,另一位专家赶到现场,但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只剩一天时间了,必须在送电前解决所有问题,否则整个智能化改造任务就无法完成。夏晓宾皱起眉头思索着,围着设备转来转去。很快,他发现如果在光纤互感器的支架上装一个转接板,温度控制箱正好能卡在上面。问题迎刃而解,两位专家连呼:“Goodidea(好主意)!”

就这样,问题出现一个,夏晓宾就解决一个,他和同事们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

2010年10月9日,午山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完成,成为我国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牵头此次建设改造任务的夏晓宾身上,又多了一个“第一”——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改造安装第一人。

 从初中生到继电保护专业的技术带头人

继电保护是电网的最后一道屏障,继电保护设备如果误动了,就必须找出原因。因为这种情况还会出现,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电网的瓦解。夏晓宾最擅长的就是查找事故原因,这也是保护电网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个技术密集型专业里的技术带头人,只是一个初中生。没有学历没有文凭,夏晓宾凭着一股敢冲敢闯不服输的劲儿,冲上了继电保护这块高地。

1976年,16岁的夏晓宾初中毕业后来到原青岛电业局第三发电厂当学徒。在这段时间里,好学的夏晓宾一下班便赶到夜校,学习初等数学和初级制图。“这两门课对我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夏晓宾说,“加工零件时,我能按照零件的样子先画出图来,再制作。”两年后,夏晓宾被评为优秀徒工,提前一年就出徒了。

这时,一个全新的机会出现在夏晓宾面前。

1979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举办了一个继电保护培训班。当时夏晓宾并不知道什么是继电保护,只知道那是一门很高级的技术。他想起长辈曾跟他说:“要学门技术,有了技术,走到哪里都有饭吃。”于是,他积极报名参加了这次培训。

由于基础差,这次培训夏晓宾学得很艰难。为了跟上学习进度,夏晓宾自己买来辅导书、练习册,利用休息时间做习题。碰到问题,他就问老师、问同学。在同学们的印象里,这个坐在第一排的小个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

就是从这时起,夏晓宾深深迷上了继电保护这个电力行业里的尖端专业。培训结束后,他继续往夜校跑,先后读完了高中、中专,学习了电子技术、高等数学、制图技术等课程。那几年,夏晓宾的工余生活是被不同的培训班串起来的。工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在原青岛电业局的技术比武中,他一举夺得继电保护专业第一名。1999年,他成为青岛市继电保护专业的第一位高级技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山东青岛供电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