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电力环保——“消失”的能源消费总量指标

2011-04-08 10:26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能源消费电力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刚刚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和四年前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有一个明显的对比,后者明确表明:到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换言之,能源消费总量指标在“十二五”规划中“消失”了。

“‘十一五’规划里的27亿吨是个反面教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表示。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煤,远高于27亿吨标煤的规划值。这或许为能源消费总量指标消失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40亿吨标煤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十一五’的实践表明,单靠单位GDP能耗指标不能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十一五’期间虽然我们严厉抓节能,但是由于GDP增速远远超过年均8%的预期,能源消费总量仍然快速上升,远高于27亿吨标煤的规划值。再加上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制约,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只有单位GDP能耗这一个指标还不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杨宏伟对记者如此解释需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杨宏伟和同事参与了能源总量控制的专题研究。

今年初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就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分析说,“十二五” 能源消费总量指标会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做文章。

40亿吨数据一出,引起诸多讨论。很多人担心,GDP增速很难控制,因此40亿吨这条线很难守住。而且,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能源供应收紧,会不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对记者表示:“2015年40亿吨,有关部门是有这个考虑,而且也是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很多地方对经济转轨认识不够到位,还在拉高投资。”

“达到40亿吨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按照‘十二五’规划中制定的,GDP年均增长7%,再加上节能目标的约束,完成40亿吨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实际中这些指标很可能会突破。因为GDP不是约束性指标,只是指导性指标。这在‘十一五’就已经证明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一五”期间,GDP规划增速7.5%,而实际数据是年均增长11.2%。

2月28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按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煤,“十二五”平均GDP年增长8%,实现 5年能源强度下降16%计算,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即是40亿吨标煤。因此40亿吨标煤是一个“合适的目标”。但是,实现能源消费的总量控制需两个前提,一是控制GDP能源强度,二是控制年均GDP过快增长。

在3月末的一次会议上,张国宝对记者说,国家能源局曾经积极推动过对能源总量控制,但最终“十二五”规划没有采纳。“其中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二产比例比较高,高耗能产业还在持续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的高速增长,能源总量控制的难度很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消费查看更多>电力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