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酒泉风电机组集体脱网:风电无序扩张隐患无限放大

2011-04-09 14:35来源:中国储能网关键词:风电机组集体脱网无序扩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意“永登—金昌—酒泉—安西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酒泉的风电并网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并网保障并没有消除因风电设备和风场管理而潜在的综合风险。“在电网保障了风电并网的前提下,如何完善设备、管理和电网之间的技术标准亟待解决。”前述西北电监局专家表示,事故调查组现场调查发现,酒泉脱网至少反映出两方面的漏洞:首先是发生故障的风电机组不具备供货合同中标明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其次是中电投酒泉桥西风场35千伏电缆施工工艺水平和质量管理存在明显的缺陷。

记者获悉,桥西风电设备招商早在2008年已经完成,虽然后续通过补充技术协议的形式规定了关于低电压穿越的要求,但当时国内根本没有关于低电压穿越的明确技术标准。

要求风电机组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目的是,当电网发生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的范围内,发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从而为电网的自行调节赢得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现有各制造企业供货的产品几乎都不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汪宁渤表示,自酒泉风电基地项目去年10月开始验收以来,已经先后发生了多次因低电压穿越导致的风机脱网事故,“只不过都没有本次事故波及面这么大。”

事故调查组已经就脱网事故做出“加快通过改造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但“如何改造,什么时候能够完成改造没有具体时间表。”

对现有风电机组进行低电压穿越技术改造除了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外,改造的成本也非常高昂。“以华锐的一台1.5兆瓦双馈机组为例,改造成本起码不低于30~40万元。”汪宁渤说。

“如果酒泉风电基地55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以后,风电机组仍然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那么当电网故障或受到风电场冲击出现电压跌落时,不仅将大幅度增加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甚至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电压崩溃的恶性事故。”汪宁渤警告说。

并网掣肘

“酒泉脱网算得上是幸福的烦恼,其它(风电)基地想烦恼还没本钱。”前述西北电监局专家表示,全国其它风电基地未发生大规模风电脱机并非是与电网衔接良好,而是连最基本的并网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

国家电监会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风机吊装容量4182万千瓦,并网容量3107万千瓦,1075万千瓦吊装风机未能并网发电;2010年全国风电累计发电量500亿千瓦时,但仅上半年,因并网难题未收购电量为27.76亿千瓦时。上网障碍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

弃电现象最为严重的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2010年上半年,内蒙古地区未收购风电为21.01亿千瓦时,占全国未收购电量的75.68%。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机组查看更多>集体脱网查看更多>无序扩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