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4-12 14:40来源:机电商情网关键词:发电设备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那么,下一步机床行业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发电设备领域的需求呢?
在该领域,相比电站锅炉、发电机,汽轮机对机加工的精度要求更高也更为严格,因此,来自汽轮机企业一线的说法也堪称最有代表性了。而提及此话题,上述来自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人士感慨万千。
结合多年来的一线经历,他向本报记者抛出了七点建议,或者说是希望:
第一,着力提高数控设备水平,从而提高发电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水平。
我国的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低端到高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要靠技术创新。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制造技术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但是,我国目前还只是非创新产品的制造大国,是靠劳动力、价格、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才在低端产品上占有一席之地。
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为了满足发电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国家每年花费大量美元引进数控机床,使我国的数控设备快速增长。但与德国、日本等相比,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还太低。面对这种挑战,着力提高数控设备水平、掌握高速高效高精加工技术具有重大意义。”他表示。
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该人士举例说,如东汽公司近些年的数控化改造和震后重建采购了大量的进口数控机床,据不完全统计:东汽2006年进口数控机床费用为1.187亿元,2007年达7.438亿元,2008~2009年为10.6亿元(包括重建)。
对此,上述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专家也告诉记者,电工领域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搬迁或者扩建,同时还要实现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等,这都需要大量先进的机加工设备,业内对数控机床的需求量非常大。
第二,机床行业要研究解决我国数控机床生产的瓶颈问题,着力提高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加快数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我国机床产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便是数控系统,而它相当于数控机床的“大脑”。“一提起数控系统,大家想到的就是西门子、发那科等,他们的数控系统软件功能强大而且性能稳定,国内高档次的数控系统几乎全都是进口的。”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数控系统方面已开发出多轴多通道、总线式高档数控装置产品,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完成50台套开放式全数字高档数控装置生产。
“国内的数控系统发展很快,但毕竟刚刚开始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在追赶国外。”
他表示,此外,差距还表现在机电一体化方面,“在高速切削上,国外可以达到上万转甚至几万转,保证了加工的效率、速度、精度,但国内的转速只有几千转,不如国外技术成熟。”
目前我国功能部件生产的现状是各机床厂家自行研制、专业厂家少、研发队伍不强、功能部件产品不成系列、品牌产品太少、研发时间过长。而要优质快速地生产数控机床,必须先要优质快速地生产数控机床的刀库、机械手、主轴单元、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等功能部件。
“要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必须改变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国家应当扶持功能部件的专业厂,集中研究功能部件的设计和工艺方法,加大数控系统的研发力度。”他强调说。
第三,数控机床水平亟待提高。
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网络化、高速化、高精度、复合化、环保化。从精度和刚性上来说,德国和瑞士的机床最好,总体情况是德国的水平最高,日本的产值最大。“从东汽近几年在招标采购数控机床时的情况来看,在产品水平上,国产数控机床与国外机床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该人士以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为例,做了对比:
比如高速加工中心,国外机床在进给驱动上,滚珠丝杠驱动的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40m/min以上,最高已达到90m/min。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已实用化。国内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30m/min左右,而且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仅试制出样品。国外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一般都在1.2万~2.5万r/min,在结构上都采用适应于高速加工要求的龙门式结构。
在加工精度上,国外卧式加工中心都装有机床精度温度补偿系统,加工精度比较稳定,而国内尚在研发中。国外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基本上按VDI标准验收,行程1000mm以下,定位精度可控制在0.006~0.01mm以内,而国内定位精度相对较低。另外,为适应不断提高的加工精度提高的要求(如东汽生产的重型燃机转子的精度已达到极端制造的精度要求),国外不少公司还都开发了更高精度的加工中心。
在数控车床方面,数控车床国产功能少精度低,进口功能多功率大精度高。国产的大多为经济型数控车床,多功能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生产量较少;而国外生产的基本上是多功能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国外车削中心具有双主轴、双刀塔、Y轴、C轴,甚至还装有B轴,功能多。国外数控车床的主轴转速和主轴功率一般都高于国产数控车床。另外还能生产提供适合于高强度耐热合金加工和钛合金加工的大功率、高刚度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以及以车代磨的精密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而此类产品国内基本处于空白。另外主轴精度如该公司采购济根的3500×15000数控卧车可达到0.007mm,采购同样规格国产机床是0.03~0.04mm,而且不稳定。
第四,先进切削技术亟待研究并推广应用。
据介绍,在加工技术方面,国外已对高速加工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对高速加工的机理、机床结构、机床刚性和精度的影响等也都有了系统的研究,并开发生产了各种高速铣削中心、高速加工中心,广泛应用于航空铝合金零件和模具加工上。国外已将多轴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机床上,且其品种和需求量正在扩大,而我国仅开发出新品,只有个别产品通过了生产验证。东汽采购的多轴数控机床绝大多数为进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8日,中国铁塔广西分公司发布2025年来宾市基站“氢光储”发电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比选公告,公告显示,本次拟采购2套甲醇氢能发电机设备(包括甲醇氢能发电机MPT-2S、磷酸铁锂电池组、储能电池机柜及光伏发电等设备)及针对发电设备为期5年的维保服务(包含安装,日常运行,巡检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面向面向能源监管机构、电网企业及发电企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显示,2025年5月31日前投产的存量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后,机制电价水
近日,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996.02kW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和上海华电闵行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1.35MW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相继正式并网,为上海工业及交通领域注入绿色电力。高斯图文分布式光伏项目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996.02kW光伏建筑一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日前,正泰发布一周热点资讯(2025/4/21~4/25)。荣誉正泰安能、正泰新能获评浙江省独角兽企业4月24日,由民建浙江省委会、浙江省工商联、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举办,会上发布浙江省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正泰安能、正泰新能双双上榜,首次获评浙江独角兽企业;正泰安能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1日,内蒙古西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达茂旗园区40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为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为14.6亿元,折合单价为3650元/kW。(折合单价按招标容量计算
4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5亿千瓦,同比增长43.4%;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1-3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7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1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
4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其中,1-3月光伏新增装机5971万千瓦,仅3月新增2024万千瓦,同比增长124%。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5亿千瓦,同比增长43.4%;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1-3月份,全
4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5亿千瓦,同比增长43.4%;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1-3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7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1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
4月16日,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继续支持各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有序开发建设工作,综合屋顶资源产权归属、开发难易度、项目成熟度等情况,统筹推进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大型场馆等
近日,正泰新能源欧洲分公司在荷兰交付了Larendeel38MW光伏项目,为正泰在欧洲新能源领域的稳健发展再添成功案例。该项目位于荷兰中部城市德吕滕(Druten),占地面积32公顷,于2024年夏季开始建设并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交付。项目投运后,将为周边区域约12000户家庭提供稳定的绿色能源供应。在项目建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