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人物正文

“试验田”里育好苗——记河南新乡供电公司孙新新班(站)长工作室

2011-04-12 16:30来源:河南新乡供电公司关键词:河南新乡供电公司班组建设特色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0年12月25日,作为河南省电力公司首批6个班(站)长工作室示范点之一,孙新新班(站)长工作室在新乡供电公司塔铺变电站正式挂牌。成立几个月来,在这块特色班组“试验田”的长势如何?

栽苗

庄稼的生长离不开好土壤,开垦特色班组“试验田”也一样。新乡供电公司从塔铺变电站入手是有原因的,一是该站有13名技术骨干,学习氛围浓厚,充满活力;二是站长孙新新具有丰富的运行管理经验,曾获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双师型”班站长。较好的“家底”为孙新新班(站)长工作室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室这棵“苗”栽下后,新乡公司结合“六型一化”班组建设要求,系统规划了工作室创建工作。以“勇攀变电运行技术制高点”为目标,工作室着重技术创新,把重点落在“学技术、出成果、创效益”上,每位成员都确立了年度创新创效目标,并与工作室签订了创新目标任务书。

“班组创先争优,要把‘创’和‘争’全过程抓实,才会达到‘先’和‘优’的目标,创出精品。”这是孙新新对工作室的定位。

育苗

孙新新班(站)长工作室成立后的这段时间,完成了从传统班组向学习型班组的转变,贯穿这个过程的便是文化建设。工作室是用什么来支撑文化的呢?

成立之初,工作室就确定了班组建设“八自主”制度:即自主培育班组文化,提升品格素养;自主学习培训,提高技术技能;自主开展活动,增强班组凝聚力;自主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有效性;自主优化班组人员配置;自主调整各种资源;自主寻找和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自主总结经验,超越自我。“这样一来,为实现制度和文化的相辅相承做足了准备。”孙新新说。

在基础管理上,工作室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成果发布及奖励制度、工作室业绩考评制度等。进一步梳理了变电运行各项工作流程,并以标准化工作流程为指导,制定和修编出更加详尽的各项工作指导书,使日常管理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结合各专业要求,工作室加快班组成员从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培养“精一专二会三”的复合型员工;建立了月月有计划、人人有档案、次次有考核的培训机制;将工作室分为学习区、研发区和制作区,随时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大家学习知识、搞科研。推出“分享式”培训,规定所有成员都要与大家分享知识储备、科技创新成果等。

丰收

笔者4月8日到孙新新班(站)长工作室采访时,发现员工们正在粘贴接地线反光膜。“这样夜间进行操作时可清楚地看到接地线的位置。”孙新新解释说。其实,这种小创新、小发明,在塔铺变电站无处不在。

为了解决变电站厨房抽油烟机污染外墙的问题,班组成员设计了“抽油烟机油水分离装置”,并申报国家专利;为了避免手机信号影响继电保护和远动通信装置正常运行,班组成员研制了手机专用箱……

此外,工作室还率先在变电站开展安全性评价活动,成为全国首家针对单一500千伏变电站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变电站。同时,他们参与设计的《塔铺变电站电子档案综合管理系统》等多项科技项目,获得省公司科技进步奖,特别是《500千伏变电站安全性评价标准及评价软件》,已被国家电网公司定为企业标准并推广应用。

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涌现出省公司特聘技术专家2名,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行专业专家1名,实现了班组成员素质、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和班组文化“四个提升”,并成为该公司班组建设的品牌。“孙新新班(站)长工作室已成为培养创新型员工的摇篮。”新乡公司工会主席景胜感慨道。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工作室的成功经验也激活了新乡公司班组建设的“因子”,该公司在班组建设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工作室已有成果,开展“对话班组建设”、“班组长论坛”等活动,促进工作室与其他班组进行交流研讨,从而带动公司80多个班组掀起比学赶帮超热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南新乡供电公司查看更多>班组建设查看更多>特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