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政策正文

中国“十二五” 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2011-04-21 16:09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关键词:十二五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9年初,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又组织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十城千辆”工程),首批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计划利用3年多时间,在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6万辆电动汽车,营造新能源汽车发展社会环境。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25个城市加入“十城千辆”工程,示范运行车辆超过1万辆,示范运行里程超过2亿公里,累计载客90亿人次以上。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初步证明,通过科技研发与示范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是改进、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地培育电动汽车消费者市场,中国加大了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并通过补贴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购买电动汽车的价格。

充电站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近两年来,中国一些公司和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普天集团、中海油集团等,积极介入电动汽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电网等结合的高效低成本充电基础设施技术取得突破。当前,包括上海、北京、深圳等重点城市在内的40多个城市已经开始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的项目建设,2010年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76座。

针对电动汽车价格普遍偏高的问题,中国不仅对于公共领域的电动汽车给予专项财政补贴,还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2010年6月,中国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补贴试点工作,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深圳还提出将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再加2万元。

重点规划未来力争汽车强国

面对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在2011年3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二五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