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记者:既然面临这么多专家的强烈反对,那么国家电网为什么还这么执着地开发这个项目呢?
王晓冰:一方面可能就是任何一个行业它在发展自己行业角度出发,都会对新的一些技术有这样一个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业内的人士认为,也可以用直流特高压,就是政府80万伏的直流特高压来完成这样一个全国长距离的大容量输电的任务,但为什么国网公司一定要用交流呢?
这里就有很多专家提出这样的一个质疑。他们认为国网公司之所以这么干,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用交流电网之后,全国变成一张统一的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就可以永远垄断下去。因为在2002年中国提出电力企业改革的时候,当时设计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想法,就是中国要鼓励区域电网公司发展成为股份公司,有国家电网公司在当中持股,也就是说由区(域)电网公司互相形成一种比较和竞争。
这种想法对于是一开始电力企业改革就设计好的,可是国网公司它可能感觉到自己的这种生存危机,他希望通过实现交流联网来克服它将来可能面临的这种生存上的各种障碍。
“南辕北辙”倒送电“可笑的”工程
记者:现在这个项目已经竣工,正式投入运行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前面专家的担心是不是真的发生了?
王晓冰:根据现有的情况和采访老专家的这种意见来看,基本上可以讲这条线路并没有达到他们原来的设计的标准。
比如说最开始的时候,国家电网公司对外宣传说输电大概能够达到500万千瓦,包括他们自己在线路建成之后也承认这个线路大概最后能够达到的最大的输电的功率是283万千瓦,但实际上很多专家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实它在283千瓦最大的功率输送上面可能只能短暂的运行一秒,顶多两秒然后就会出现很不稳定的状况。
实际上在交流中间,它大概只按100到150万千瓦来运行,当然这可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是专家讲到的频率达到最大输电功率以后,它其实会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其二是因为当时这条线路就是你对晋东南这块的电源的匹配,还没能及时的建起来,你现在根本没有电要从这边输过去,导致实际上这条线建成之后还要从华中再倒送水电再送过去,这个变成一个比较可笑的情况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9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创新应用“电网一张图”配网停电研判场景,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在北京通州试点开展“人工智能(AI)+电力”主动抢修服务,精准研判故障原因和影响范围,实现电力抢修服务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故障研判效率提高90%以上,抢修时间较过去平均节省20分钟。“电网一张图
在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损耗,提高了整个能源链路的效率。在发电侧,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在电网侧,可以优化电力调度,减少线路损耗;在用户侧,则可以通
2024年12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该模型如同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超级大脑”。光明电力大模型作为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能够面向电力生产、建设、管理、运营、科研、制造
近日,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800千伏渝北换流站55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交流耐压、局部放电及全站老炼试验,为该站低端投运打下基础。渝北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渝的重要落点,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向重庆送电超360亿千瓦时。1月20日,渝北换流站550千伏GIS特
4月18日,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完成。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国际前列。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导下,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昆仑建设开发
团队研究方向:围绕电氢耦合系统合理配置及运行优化技术、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送端电网协调控制技术以及多资源跨时空综合调节与运行优化技术开展探索与研究,力争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多层次解决源网荷运行优化与协调控制难题。团队成果展示:●累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7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印发《西北区域支撑科技创新协同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国家电网西北区域支撑科技创新工作进入“体系化运作、全链条协同”阶段,将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了解,《细则》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网发展、运行、市场及设备管理关键业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4月11日,平高电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02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增长25.43%。报告期内确认甘孜等14间隔1000千伏GIS,庆阳换流站等97间隔750千伏GIS,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大。分产品来看,高压板块实现营收76.98亿元,较上
2024年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紧紧围绕西藏自治区“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加快藏中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力深化电力市场运营,持续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以绿色能源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聚焦关键领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再提速。西藏电力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联合发电
75年风雨兼程,大电网纵横神州。作为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优化配置平台,电网在电力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完
8月27日至2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赴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调研电网安全、电力保供、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供电服务、对口援藏等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27日下午,张智刚来到拉萨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400千伏拉萨换流站,实地调研工程建设、设备安装、换流站运维及
8月15日,历时一年建设的世界海拔最高、净空尺寸最大、综合试验能力最强的特高压试验大厅在公司高海拔试验基地(海拔4300米)主体建成,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总建筑规模7654平方米,总体积48万立方米(单层净高69米),总投资1.58亿元。试验大厅建设以来,在国家电网公司、公司的坚强领导和属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目前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特高压装备研发制造及检测中心项目已完成规划方案设计批前公示,正在推进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成为全国第四家特高压试验检测机构。项目位于秦汉新城秦阳一路以东、兰池三路以南、秦阳二路以西、兰池二路以北区域,由陕西秦能电力科技股份
近期,多家能源央企“一把手”发表署名文章,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汇总如下:(来源:《求是》杂志、中国能源观察、人民日报《新安全》杂志、国资报告、《学习时报》)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张智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十年来,电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1大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有力保障人民用上电、用好电我国深入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6%,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1/3,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8%左右10年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由5.3万亿千瓦时增长到9.2万亿千瓦时,用电量年均增长
6月11日,特变电工沈变公司高端电力装备头部园区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项目暨特高压试验制造基地扩建项目开工。计划投资20.5亿元建设高端电力装备头部园区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系列项目。其中,特高压套管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去年投产,康嘉互感器数字化工厂项目今年3月开工。本次开工项目主要生产各类型交直流变压
±1100千伏,这是目前世界最高输电电压等级;360万千瓦,这是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北京冬奥会实现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绿电供应,杭州亚运会实现亚运史上首次所有竞赛场馆常规电力绿电供应;上海建成世界首个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一个个“之最”“首次”的背后,是我国能源技术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控,弘扬安全文化,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安全保障。以安全责任落实为核心,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坚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严格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强化责任落实,动态修订
能源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10年来,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