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抹不去的岁月印记—遵供110千伏岩门变建设侧记

2011-05-06 09:42来源:遵义供电局作者:史新宇关键词:遵义供电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月的天气格外清新怡人,田野间到处飘满了春的气息,色彩绚丽的油菜花铺满了整个山野。百米之外,如果不是竖立在墙外的几束水泥电杆编织的缕缕电网,真还不容易发现有一座变电站就坐落在这里。

始建于1968年的110千伏岩门变,距离市中心30多公里路程,1972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近四十年来,先后有11任站长、100多名值班员在这里留下了青春的印记。在那个“军工老大哥”的年代,她同样肩负着遵义电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使命,坚强的守卫着所辖军工单位的可靠供电,带领遵义电网创造一个个辉煌成绩。如今,从充满着陈旧气息的斑驳历史中,再一次激起了我们对她的关注,还有那些为此作出贡献的老一代电力工作者。

 

岁月留痕

 

“大跃进”、“大三线”、“备战、备荒”、“打不烂的大后方”……在了解岩门变的岁月痕迹中,这些满是熟悉却又充满神秘的词语充斥着自己的神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大跃进”之后进入第二轮大建设时期,黔北高原以独特的山区优势,成为贵州“大三线”战略后方的重要聚集地,按照当时“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一批重工业能源、战备、医疗等项目陆续迁入遵义。作为保障大批“0”字号系统基地的电力供应,岩门变等一批电力建设项目列入发展计划,国家先后从上海、江苏、山东、华北、东北等电力部门抽调一大批干部和技工,支援贵州电力建设。

在查阅当时的相关资料中,电力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和阻力很大。由于对“靠山、分散、隐蔽”建设思想的片面理解,“隐蔽”工程一度演化为“进洞”工程,给电力工程施工、运输、安全等造成很大障碍。岩门变地处两座石崖夹击当中,地势狭窄,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大多依靠人拉肩扛,人工凿挖,同时还要随时防备着洞体垮塌、被坠石砸伤的危险。

今年50岁的程仁林,1984年从部队退伍进站工作,也曾经参与了其中一台主变的安装。“至少也有三四十人,木棒、滚筒、套索,能想的办法都想尽了。”回想起主变运输安装的过程,他至今依然记忆犹新。首先租用大型平板车将变压器箱体托运至离站最近的地方,几十人围在主变四周,利用手中的简易工具,塞木桩的、拽绳子的、垫滚筒热闹极了,时不时有人被挤到路边田坎下,弄得全身都是泥巴,但没有人顾及这些,真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一点一点将重达几十吨中的主变拖拽至洞中,整个运送过程和安装调试要经历一两个月时间。从他的描述中,依稀能够感觉到那风尘如歌的岁月。

因施工难度异常艰难,当时就有桐梓发电厂等一些原设计进洞的电力建设项目,在经过数年的勉强施工,始终无法解决运行噪声、灰场、防洪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而被迫下马,造成很大浪费。仅从当时贵州境内建在山洞内的遵义岩门变、安顺平坝变两座110千伏变电站来看,“进洞”工程推广的效果并不显著,其中开掘的难度和生命财产威胁是阻碍“进洞”的主要原因。

除了建设难度大,1968年岩门变建设期间,全国“文革”浪潮风起云涌,电力施工队伍派性斗争时有发生,建设工程时停时续,1969年在距离遵义100多公里的清镇发电厂建设中,就发生举国瞩目的派系武斗,动用步枪、轻重机枪、土坦克、炸药包等,造成设备毁损严重,厂房弹痕累累。在岩门变投运的前几年,还有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在变电站站岗,以防止任何势力的破坏。

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老一代电力建设者们舍生忘死,克服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实施电力能源基础项目建设改造,电力建设取得瞩目成就,至七十年代中期,全省电网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5.05万千瓦,建设完成以110千伏为骨干,以省会贵阳为中心,连接遵义、凯里地区等六大区域全省统一电网。电力建设基础的不断增强,强力支撑了一大批“三线”建设工业、国防、能源等建设,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为改善贵州落后的经济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三线经济”,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艰难岁月

 

见到李明高是在他家楼下的岗亭旁边,已经七十六岁的他满头白发但面色红润,看起来容光焕发,是最先到变电站的几个元老之一。

1973年秋天,李明高从省城贵阳调来岩门变电站当站长。当时站里有十几个人,分两班倒,每班七八个人。而李明高带着一家人就住在紧挨变电站的一处简陋的房子里,一直到80年退休,七年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88年出版的《遵义供电志》里面,有这样一段关于岩门变的描述:岩门变电站远离遵义市,地势偏僻,值班员在接班时,需要带上几天的粮食和蔬菜,若遇冰冻大,断炊情况时有发生。

生活上的困难令曾经在岩门变电站上过班的员工颇有感触。粮食、蔬菜等基本的必需品都得自己想办法。那几年,李明高召集站里值班员在站外的边上,开了一溜山地,种些白菜,但产量很少,大多还是到附近的农民菜地里买一些,那些年,白菜帮子煮汤就饭,就是最好的美食了。

还是有肉吃的,基本上一个星期能吃上一回。李明高谈及吃肉的事情,脸上拂过一阵开心的笑容。肉的来源主要靠几个军工厂救济,除了逢年过节,每个星期厂里都会派人送来一些,虽然数量不多,也能打打牙祭,大家伙已经很知足了。当时他还在站里养了20只鸡,可是没长大就被山里的老鹰给叼走了。他曾经眼睁睁的看着院子里吃食的小鸡,被山鹰一个俯冲就拎跑了,让大家心疼了好几天。

变电站当时没有围墙,是用铁丝沿着设备外围拉的围栏。变电设备的防护能力很有限,有几次曾遇到从山上掉下来的野兔、耗子什么的,掉在主变出线的端子上,造成设备短路,给设备的安全维护造成很大麻烦。

“曾经有一个疯子都光顾过这里。”“恩?……”我们很好奇。

那时在主控室控制屏后面安了两张床,给值班员休息用的。一天晚上大概八九点钟的光景,值班员从外面开关场巡视回到主控室,准备在里面取个东西,猛然看见一个穿着破烂,披头散发的女人躺在床上,着实给他们惊出一身冷汗。值班员立马喊来了李明高,大家壮着胆子问她,才知道是一个有精神障碍的病人,窜到变电站来了。说起这些,李明高从椅子上站起来,用手比划着当时的情景,很是兴奋。从他的讲述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当时窘迫的工作环境。

从1984年进入变电站上班至今,27年的变电生活程仁林有17年是在岩门变度过的,如今仍然坚守在岩门变。“估计要陪伴这些老伙计一直到下岗了。”从程仁林一脸平静的眼神中,显然已经习惯了长期以来默默的坚守。

那时,变电设备大多属于“苏制”产品,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尤其是破冰刀闸,在操作时,需要两个人使尽浑身力气,合力切拉,老式的开关油桶能够一次容纳五个人钻进油桶里面操作,每次检修开关,几个小时下来,全身沾满了油污,个个像个泥鳅似地。

“最难过的还是那些值班的日子。”程仁林说,自己有皮肤过敏的病症,那时,每班往岩门变运送人员的是一辆敞篷卡车,从市里到变电站30多公里的土路上,交接班人员都是站在卡车的车厢里。天热时一身灰头土脸,到了站里连耳朵里都能抖出灰沙出来。冬天更是寒冷交加,刺骨的冷风打在脸上格外疼痛。有几次卡车走到半路上,程仁林满身就生起“荨麻疹”,脸肿的像发酵的面团,不得不转车回去输几天液才好得起来。

 

永远的岩门变

 

提及岩门变有可能面临拆除的问题,“那是必然的事情。”李明高说,变电站现在还在运行的设备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产品,在后来建设的变电站里面已经找不到踪迹了,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日渐成熟,像这种已经找不到配件的古老设备,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电网的快速发展。

从李明高担任站长以后,局里面就有了规定,凡是新进厂的男青年员工,必须先到岩门变电站进行学习实践,一方面是培训,主要还是对精神上的磨练。曾经也在岩门变当过站长,陪我们到变电站了解情况王武康就告诉我们,当时他坐着敞篷车,沿着曲里拐弯的泥浆路到变电站上班时,心里面都凉了。

虽然环境很艰苦,但在那里经过锻炼的人,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具体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很能吃苦,耐得住寂寞。李明高说,那时变电站只有一台兵乓球桌,那是站里唯一的娱乐设施,人的思想浮动很大,尤其是年轻人,难免有开小差的情况。为此,李明高颇费了不少心思。时常找他们谈心,组织学习,开展技能竞赛,并利用空余的时间和大家一起种菜,到几里外的小河边摸鱼给大家改善生活。总之不能闲着,日子久了,肯定会出问题。

“对那个地方来说(岩门变),还是有很多感情的。”毕竟岩门变曾经在遵义电网的发展道路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如果说岩门变给现在的电网留下什么的话,我觉着应该有一种精神,需要传承和发扬。”从技术层面来讲,以前设备的操作技术已经无法和现在同日而语了,但对于在岩门变呆过的人来说,那种旺盛的斗志会永远留在大家的心里。

站在岩门变狭窄的开关场里,沉寂中,在高达数十米的岩壁底部,形成两孔半开式深幽高大的岩洞,抬眼仰视,岩洞如双眸般透向前方,昭示遵义电网建设者励精图治展望发展的精神力量。

作者: 史新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遵义供电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