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表皮脱落的朱漆门前,现代人用红玫瑰摆出了“水电百年”的字样,甚为显眼。时间在这里穿梭盘旋了一个百年,在美丽的滇池,在石龙坝水电站,水电发展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当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等人揭开盖在“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牌子上的面纱时,人们的思绪回到一百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百年石龙坝
一百年前,没落的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家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被控制。因此,救亡图强成为时代主旋律,各地纷纷兴新学、办实业、倡洋务,以王筱斋、左益轩、袁嘉谷为首的云南人,用民间集资的形式成立了“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滇池出口螳螂川上游点响了兴建石龙坝水电站开工的礼炮。那一天是公元1910年8月21日(清宣统二年)。
其实,那个时期办电厂绝非易事。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法国人考察了地形,提出要在此修建水电站。但清政府迫于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才被迫答应由国人自办。当时昆明街头贴出了这样的告示:“各商号市民均请注意:今有法人企于我滇池出口之螳螂川办电,为吾国吾民之利权所在,为壮我民族之实业,经与云贵总督府初议,拟由本省官商合资自办。兹鉴政府财力所限,如愿意入股集资者,不分卑贱多寡,望即与劝业道索函取章,共促办电早成。”
这在当地,实属首例。
当时筹建石龙坝水电站工程需要50万元(当时称银币),招募商股后,定名为“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耀龙公司”),由王鸿图任公司总董事长,这也是真正意义的第一届董事会。董事会成员有董润章、刘诚和、袁嘉猷、施焕明等十九位云南各界知名人士。据记载,以这种集资方式,先后收入商股8856股,每股10元,共收入商股花银88560元。这似乎也有些现在股票市场的影子。
如今,发黄的档案依旧记录着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不得不感叹当时股份公司的透明机制和严格用人。每一次董事会都有专人记录,每入职一名员工都有详细的员工档案,仔细观看,你会惊奇地发现,但凡一个见习生都是大学毕业,课长(相当于现在的部门主任)以上的中层管理者多为留学归来。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闭塞的旧中国却公然选择了德国西门子的水轮机,并聘请了德国的工程师。
今天,或许很难想象耀龙公司购买的水轮机、发电机和变压柜等数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是如何经海路由轮船运到越南海防,再经滇越铁路运到昆明的。当时是这样记载的:组织了300多人的运输队,将机器拆散,搬运到得胜桥,装上大木船,经盘龙江入滇池,顺螳螂川而下,抵平地哨上岸。机器在平地哨上岸后,被搬上滚木,滚木前面由十多头大水牛牵引,后边由数十人推撬,两旁十多人拉扶,一寸一寸滑,一步一步挪,平地哨至石龙坝仅7公里,却足足滑行了一个半月,才将机器平安运到石龙坝安装地点。参加工程建设的人员,除电气工程师麦华德和水机工程师毛士地亚是德国人外,其他一千多人都是中国人。
看到这些档案记载,不禁让人动容。人们更迫切地想知道,当年在这条流域发生过多少传奇?
1912年5月28日,石龙坝水电站建成投产发电。资料记载:电站引水渠长1478米,落差15米,引用流量4立方米/秒,安装两台德国西门子公司出产的240千瓦发电机和奥地利伏依特公司制造的水轮机,并机运行;通过23千伏电压输电线路经34公里输电线(杆塔采用木杆),向昆明市区送电。至小西门水塘子变电站降为3300伏,分送市区的变压器,再降为110伏供用户照明,送变电设备也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供应。
经详细核查,石龙坝至昆明的23千伏、34公里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当时电压最高的输电线路。
于是,作为第一批水电人,石龙坝的上千建造者们开始幻想着3000盏电灯照亮昆明的夜空会是什么样子。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发电以来,“社会风气锢蔽,用电者甚少”,人们对电还缺乏认识和了解,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股金收入仅为134080元,而负债数已为366272元,负债数为资本的2.73倍”。
似乎到处都彰显着市场经济的影子,由于电卖不出去,耀龙电灯公司连续亏损。该如何维持经营,如何面对股东?无奈,公司总理左益轩想出一个不怎么光鲜的点子——组织人员敲锣打鼓上街卖电,除宣传用电好处外,还承诺“由公司免费供给灯胆(灯泡)、灯头、花线,点灯试用一月,如意之后再按常灯计费”,每灯每月收费一元。这应该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促销吧。
的确,这种促销方式还真起了作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亏损后,1916年(民国五年)随着用电户增加,水电站终于有了收益,到年底,耀龙电灯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开始逐步偿还债务。
此时,不得不提一个小插曲。石龙坝水电站建成发电,带动了一批工业的发展。首先是促成了云南第一座自来水厂在1916年9月于昆明破土动工,如今,这家自来水厂改名为“翠湖九龙池”,成为今天昆明的标志性企业。
中国水电发展的老祖宗
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成就其他工业发展的同时,这些企业大量的用电需求也促进了水电站的繁荣。随后,原本一个厂房,两台机组的石龙坝水电站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不断扩建。1923年,因用电量增长,机组容量不够,公司选择了招募新股,对石龙坝电站进行第一次扩建。新建第二车间于原有第一车间的西北坡下,利用第一车间尾水,经过新修引水渠400米,落差16米,依旧选择安装西门子公司生产的276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两台。
1930年耀龙电灯公司进行第二次扩建,720千瓦新机组投产发电。于是,昆明市郊出现了海源河农用抽水站和云兴碾米厂两家用电较大的动力用户在23千伏输电线上“T”接用电,市内也增加了不少小型工厂用电户。至此,石龙坝电站装机容量达1512千瓦。5年后石龙坝电站第三次扩建,第二车间增装1台448千瓦机组。1936年,耀龙电灯公司石龙坝电站共装机5台,总容量2440千瓦,“为我国在抗战以前最大之水力发电工程”。
至此,耀龙公司的名称里依旧写有“电灯公司”的字样,但实际上,用电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电灯上了。抗日战争时期,这家水电站俨然演变成为军事基地的可靠用电来源,其上空时不时地有飞机盘旋,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飞虎队都时常出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同意注销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平地哨大坝安全注册登记证的复函,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同意注销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平地哨大坝安全注册登记证的复函国能综函安全〔2024〕5号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报来《关于注销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平地哨大坝安全注册登记证的请示》(坝
近日,昆明市发展改革委批复石龙坝水电站“十三五”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至今仍正常运转。2006年6月,石龙坝水电站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有效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螳螂川上游。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泄水通道,从滇池出口到石龙坝一段,坡陡流急,集中落差30余米。石龙坝水电站就是以滇池为天然调节水库,利用该段较集中落差兴建的引水式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于1910年(庚戌年)7月开工,1912年5月28
新华网昆明3月23日电在滇池下游水系的螳螂川河畔,有一座外形并不起眼的小水电站。电站里一台德国制造的骨灰级水轮发电机暴露了它的年纪,轰鸣运转声音中透着沧桑。这个在抗日战争时期多次险被日军炸毁的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它拉开了中国人民利用水电资源的序幕,也开启了西南地区现代
100多年前,由云南省的民间资本集资兴建的我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在云南省昆明市郊滇池出口螳螂川上动工建设,开创了我国水电站建设的历史。截至2014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0183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的27%,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正以水电大国的积极作为,大力发展清洁
截至3月1日,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石龙坝电厂编撰完成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水电博物馆布展大纲及水电博物馆平面布局规划设计图样,该厂打造“世界一流水电博物馆”初战告捷。石龙坝电厂以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锲机,深入挖掘企业历史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深刻内涵,全力推进“一流水电博物馆”建设。该厂拟规划在中天井的后院进行博物馆布展,全面展示我国水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通过展示电站历史,突出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通过展示电站文物突出工业遗址的价值。中天井
缘 起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与宜昌市政协联合编撰的《三峡工程史料选编》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按编写大纲介绍,整套选编将分12卷,共约1300多万字。其中第三卷为机电工程,分工由笔者负责的其中有第一篇:历史回顾。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工程,当然要“回顾”从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到今天的“经历”。笔者在2004年月11日写过一篇《感悟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文章,发表在《中国三峡工程报》(2005年1月的1092期和1093期)上。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和国内许多网站也相继转载。在该文中,笔者明确提出:&ldq
2012年,中国第一座水电“石龙坝水电站”迎来了投产发电100周年。这座位于云南昆明螳螂川上游的水电站至今仍运行良好。20世纪初,法国开始修建从云南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并以铁路通车需要用电为由,要求在云南昆明滇池出口的螳螂川上游建水电站。1909年,在云南商人王筱斋的倡议下,中国一批商人和知识分子决定自己筹资建造水电站。水电站于1910年开工建设,1912年正式投产发电,通过32公里23千伏线路向昆明供电。这座水电站被命名为“耀龙电灯公司石龙坝发电厂”,最初安装了两台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分别由德国和奥
2012年,中国第一座水电“石龙坝水电站”迎来了投产发电100周年。这座位于云南昆明螳螂川上游的水电站至今仍运行良好。20世纪初,法国开始修建从云南昆明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并以铁路通车需要用电为由,要求在云南昆明滇池出口的螳螂川上游建水电站。1909年,在云南商人王筱斋的倡议下,中国一批商人和知识分子决定自己筹资建造水电站。水电站于1910年开工建设,1912年正式投产发电,通过32公里23千伏线路向昆明供电。这座水电站被命名为“耀龙电灯公司石龙坝发电厂”,最初安装了两台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分别由德国和奥
近日,云南石龙坝电厂获得云南省文物局批准,成为国有行业注册博物馆。 石龙坝电站是云南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同时是中国大地上建成的第一个水力发电站,于1910年8月21日正式开工,到1912年5月28日建成发电,并同步建成了当时我国电压等级最高(23千伏)、线路最长(34公里)的输变电线路。石龙坝电站的建成,开创了我国将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水能变为电能的历史,被尊称为“中国水电的鼻祖”,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依靠民间资本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和经营的电站,体现了当时“实业救国”、“独立自主”的可贵精神,谱写中国人民不畏列强,峻拒外强的史诗,铸就了一座不朽的
中国华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乌兹别克斯坦KL水电站工程预可研及可研阶段勘察设计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1-1-027)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9,866,6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服务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国电建集
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5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大渡河双江口、金川等7个水电站工程以及甘洛二期光伏、双江口水光互补、金川光伏3个光伏项目名列其中,总装机容量736万千瓦。此次列入重点项目名单的7个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537万千瓦。其中,双江口、金川、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老鹰岩二
2025年,是全面检验“十四五”发展成效和谋篇布局“十五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推动落实集团公司“均衡增长战略”和奋力推进公司新阶段“三四二”奋斗目标、“2030再翻番”战略的关键之年,全面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要收心归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斗志,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2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获得四川省发改委核准。双江口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干流规划28级电站的第5级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金川县境内,是大渡河流域上游控制性水库,国家和四川省“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出,2024年,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完成交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出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改革方案,注册市场电
近日,由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公司)承揽的柬埔寨达岱水电站2号机组顶盖振动超标专项检修项目转子顺利吊出。在转子吊出作业前,水电公司项目检修团队深入研究机组图纸,反复推演吊出方案,积极与当地电厂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历史和过往检修情况。从起吊设备的
春节期间,寒潮来袭,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持续加强电力生产保供。1月28日至2月4日,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3.7亿人一天的用电需求;日均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充分发挥了能源保供“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为
1月25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川投能源银江水电站再传捷报,经过72小时试运行,银江水电站2号机组于当日15时28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继2024年12月31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完成的又一重大目标节点,实现了2025年“开门红”。为确保在春节前完成两台机组投产发电的目标,今年年初,攀水电公司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0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棉花滩水电站生态装机技术改造项目核准的批复,详情如下:福建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报来《福建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关于申请核准棉花滩水电站生态装机技术改造项目的请示》(闽棉电发〔2024〕99号)及有关附件收悉。经研究,现就该项目核准事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18日,河北尚义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座环蜗壳吊装完成,标志着项目2025年首个重大节点顺利完成。尚义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重点项目,也是张家口市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近日,从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获悉,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2024年发电量达2959.0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11%,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89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2.4亿吨。2024年是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的第二个完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