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8、9点钟的太阳 有光明没温度——电力信息化

2011-05-25 00:05来源:北极星电力信息化建设论坛关键词:电力信息化电力软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EAM VS ERP

在一些发电企业的经验交流会上,听得最多的是EAM、SIS、工程项目管理之类独立应用系统的介绍,而在电网公司已经有星火燎原之势的ERP建设,在发电企业则少有耳闻,即使有,大多也只到FMIS这类通用应用模块。

早些时候,王聪生曾专门有文章分析EAM和ERP哪个对电厂更实用,大致的内容是,电厂50%以上的固定资产是机组设备,是个典型的设备密集性企业,而ERP管理的就是企业资源,里面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EAM。但如果做ERP,企业的很多基础条件并不具备,比如煤炭的价格、上网电价、发电量等,这些是企业无法控制的,想管也管不了的东西。但EAM却是电厂必须的内容。所以,电厂当前管理的重点应该落在有条件,并且能管好的内容上。

王总的观点在电厂企业有很高的支持率。石嘴山电厂信息中心副主任赵东对此就极为认同,“把生产和设备管理好,就是我们当前最现实的需求,将来企业发展了,管理提升了,系统可以逐步向完整的ERP方向完善。”

有些企业确实已经在从管理上要效益了,但那种方式对我们来说阻力比较大,人家有人家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在还只是从生产上要效益的阶段,我们不能脱离实际需求。只有先把企业眼前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考虑未来的长远目标。

——国电集团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 赵东

发电企业的最当务之急就是多发电、新建电、安全生产,信息化也不能脱离现实需求,只有等将来企业业务稳定了,信息化可以再做大的规划。这大概是当前电力企业的普遍共识。

集团层面缺乏大手笔的规划,电厂企业也更多是务实论调,让浙江电力、上海电力、重庆电力纷纷心动的ERP这种大型企业级应用,在发电领域却没有受到同样的追捧。

缺电、缺乏竞争,是否让发电企业无暇、没有动力、也没有雄心考虑太多太远的事情。

长远雄心 VS 电厂实用主义

ERP还是EAM的讨论,折射出的是企业长远发展和现实应用间的差距。赵东主任说的非常实在,“我们电厂里搞应用,最现实的需求就是把生产管理搞好,让厂领导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随时看到生产的状况。有些企业确实已经在从管理上要效益,那种方式对我们来说阻力比较大,人家也有人家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在还只是从生产上要效益的阶段,我们不脱离实际需求。只有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考虑未来的长远目标。”

与这种发电企业的典型思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海、重庆电力公司的做法。

从为这两家公司提供ERP系统的SAP公司了解到,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在2002、2003年间开始进行企业战略咨询的,之前两家公司都具备丰富的业务系统,但他们定位了成为城市领先的、国际水平的电力运营商的发展愿景之后,感到当时的系统在一定阶段会成为影响他们业务发展的瓶颈,于是他们围绕自己的发展定位,树立经营战略,梳理业务流程、变革组织机构一系列工作,同时也制定了固化这些变化、实现这些调整的IT支持架构——一套比较完整构架的ERP系统。

SAP中国公司副总裁张雪峰认为,电网公司的经验是可以借鉴到发电企业中来的。在历史包袱沉重,又面临当前这个特殊市场时期的5大集团,信息化的过程虽然需要循序渐进,但老系统总要升级,新系统总在建设,在破旧立新的时候,是一定要有适合集团化管理和发展的系统建设思路的,否则就是低角度、低水平的更新改造。而发电企业面对的市场形势不可能永远这么乐观,就象一位发电集团信息部门主管所分析的,“波峰之后必有波谷,”未雨绸缪,发电企业何尝不需要一个高视角、高起点的IT支持架构来为未来做好准备。

企业新的经营战略都有一个梳理的过程,都要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找到支撑未来业务发展的最佳模式,我认为中国电力行业的信息系统,如果从应用角度来看,他们的包袱都不算包袱,而国外的企业,从应用的角度、经验积累的角度,包袱才更大,因为国外的信息化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而我们现在更多是一个人工加速的过程,是要在很短时间里实现飞跃式发展的。

——SAP中国副总裁 张雪峰

新ERP理论

据张雪峰介绍,一些行业里专用软件,如EAM、电力营销等,与ERP系统其实是处于一种相互渗透状态的,“这些系统在扩展专向功能之外的其他管理功能,向ERP方向延伸,而我们也在从我们传统的比较通用的管理模块向更专业的应用领域扩展。”

而且从ERP在国内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来看,张雪峰认为,国内的ERP应用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成熟:咨询顾问水平快速提升,客户的认知理解程度、承受能力和资源水平也越来越高,相比过去需要花费1—2年才能完成的一个ERP项目,现在一个大型的、模块比较齐全的项目,一般也就需要7、8个月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生产型企业,他们一般都会把自己最核心的业务模块一起实施。象在浙江电力,他们的实施模块就包括了财务、管理会计、物料管理、人力资源、设备维护、项目管理等诸多业务,而在重庆电力,他们的ERP中就纳入了电力营销这个电网运营的核心业务。

谈ERP,其实更多的含义是企业一体化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代名词。

也曾听过业内人士的介绍,现在的企业ERP项目,已非我们以往所讲的动辄就是业务流程重组这么刚性的改造,对它更确切的解释,应该说是从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电子化的偏IT式改造,向最优业务流程梳理的BPR改造之间的一个折中方案。就象从天安门到首都机场的最佳路径肯定是挖一条直线通道,但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最合理的方式是在夜间或高峰拥堵的不同时段寻找最适宜的路线方案。也许最先进的ERP软件所提供的,就是适应企业在各种发展状态演进的一种柔性策略。

并不是建议所有的企业都必须上ERP才能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但是不要只盯着脚尖前的一点点地方,这是许多IT专家对电力企业的拳拳忠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电力软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