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月中旬,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不久默克尔就作出迅速反应,宣布要加速淘汰德国的17座核反应堆,这让德国公众和其他各国政府都大为震动。她表示要大力削减煤炭的使用,加速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批准,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意味着生活在从北海到阿尔卑斯山广大国土上的8100万德国人将在短短几十年内主要依靠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能来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实际上,到2030年绿色发电就会成为德国产业和民用电力的主要来源。
“我们要中止核电的使用,尽快步入可再生能源时代。”默克尔说。
在默克尔上述令人震惊的宣言发表之后,左翼反对党就将其斥为一个政治噱头、一种机会主义举动甚至是一场危机,认为这不过是在非常关键的德国南部地方选举之前进行的一场宣传。但是,就在默克尔的政党输掉了这场选举之后,她仍然坚定不移地把计划执行下去。在过去几周里,德国政府官员已经拿出了这场被默克尔称为“能源转向”的革新运动的具体方案。
德国政府的雄心之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默克尔政府计划最迟到2022年关闭所有核反应堆,但是要知道近年来德国四分之一的基本负载电力都依靠核电供应。德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占到35%,到2030年达到50%,2040年达到65%,2050年则超过80%。与此同时,默克尔还宣称到2020年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2030年50%,2050年达到减排80%以上。
这将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绿色增长”实验室,这是20国集团中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即使是美国,奥巴马总统正在大力拓展为核电厂提供以政府为后盾的贷款担保,以建立更多的反应堆,而共和党则在阻碍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实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因此,这个国家在可再生能源上的努力,毫无疑问将使它成为全世界关注环境和绿色技术产业的人们眼中的圣地。
但是,默克尔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在其他大国眼中过于冒险、代价过大的事情呢?
很显然,默克尔对福岛事故的反应与奥巴马或其他国家领导人截然不同。过去,默克尔也一直是核电的倡导者,她被灌输的理念是核电安全而且清洁,切尔诺贝利事故只不过是苏式低效率的结果,而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就在去年,她还不顾左翼和环境团体的强烈反对,费尽力气地将德国核反应堆的平均运行时间延长了12年。
在我看来,默克尔发生这个180度转向的深层原因在于她过去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早在她从政之前,默克尔曾经在东德从事量子化学研究,探究亚原子领域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研究生涯让她逐步树立了自身对变化高度敏感的自信,不仅是在物理领域,同时也在政治领域。上世纪90年代她曾经对我说,那些反对核能的人都“不善于评估风险”。
但是接下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灾难,让默克尔意识到自己对高度发达国家核事故可能性的判断是极端错误的。她对事物可能性以及理性的感觉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她推论说,德国也很有可能发生于日本类似的灾难,当然不是海啸,但会是某种不可预料的大灾难。在她看来,核能的现场试验已经失败,作为一个自诩的理性主义者,她感到必须采取行动了。
“一切都结束了,”她在看到电视上福岛核电站的屋顶被巨浪掀掉后马上对顾问们如是说,“福岛彻底改变了德国定义风险的方式。”
就连默克尔政府中十分保守的环境部长诺贝特·罗特根最近都对总理的想法表示赞同。他说福岛的灾难“用一种再真实不过的可怕方式彻底改变了德国对核能风险的认识”。他还说:“我们绝对不能再把这种高达七级的风险说成‘很小’的,因为它已经在日本这样一个高科技社会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但是从成本和可行性的角度来说,德国的新能源规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德国的电力需求峰值高达8200万千瓦,其中一半靠煤,23%靠核能,10%靠天然气,17%靠可再生能源。如果要实现新规划中淘汰核能以及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就意味着要在短短几十年内通过绿色技术替代德国四分之三的能源。
但是,德国处在一个非常好的起点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可再生能源法案已经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铺好了道路,数十亿欧元流入参与绿色电力项目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手中。法律保证了每度绿色电力都能进入电网,而且发电者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电价回报。尽管各种绿色能源的电价有所不同,但都要比传统的电价高得多,而且这个价格能够得到20年的保障。这使得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非常具有吸引力,最近Google在德国投资太阳能电场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因此,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的5%迅速提高到今天的17%。在德国各地,这种变化的迹象随处可见。在北部地区,风力发电场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特征,特别是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带。而在阳光充足的南方,太阳能光伏板则覆盖了整座村庄的屋顶。另外到了春天,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也成为许多地方的耀眼风景,这种植物被广泛用来生产生物燃料。还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建起了巨大的池子,存储用玉米和农业废渣生产出的“生物甲烷”。
默克尔把她的“能源转向”的巨大希望主要寄托在离岸风能上面。经过了萧条的起始期之后,如今好几个新的商业风力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之中。5月2日,默克尔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项目启动仪式上骄傲地按下按钮,标志着21座离岸16公里的风力发电机正式开始运转,它们一共能为5万户居民提供可再生能源。
这座“波罗的海1号”是德国第一座商业性离岸风能发电场。它所用的风力发电机由西门子制造,这家公司直到最近都把修建核电站和化石燃料电厂作为最大的收入来源。至于风力发电场的日常运营则由EnBW公司负责,这家德国公用事业企业至今还主要依靠核能发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这家离岸风能发电场作为德国新能源政策的象征再合适不过了。
默克尔的巨大赌注就是环境科技将成为德国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实际上,该国已经在世界绿色科技市场上占据高达16%的份额,也就意味着数以百十亿计欧元的产业机遇。据罗特根说,过去十年中可再生能源已经为德国创造了30万个“绿领”工作机会。像西门子和博世这样的大企业注定将变成“绿色跨国公司”,而成千上万的中小型技术企业也把绿色技术当作其经营和投资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专家们也都认为这个能源转换的成本很高,需要承担经济风险。目前,为了支持可再生发电的上网电价,让风力发电机或者地热发电机的拥有者能够以令人满意的价格把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卖给电网,德国消费者已经要为每度电多付出5美分的额外费用。以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为例,单是这一项他们每年就要多支付220美元(1431元)的电费。随着新能源政策所需的数千亿欧元的投入,德国消费者们每月电费单上的这项附加费将会越来越大,这肯定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看德国人民支持默克尔计划的意愿到底有多大。
但是,能源部长罗特根指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将让成本逐步降低。他说:“如果很多人都用石油和煤炭,价格就会上涨,但是如果人们都用可再生能源,价格则会下降。”他还认为,与其把几十上百亿的欧元送给俄罗斯或者其他能源出口国,德国现在宁可“把这笔钱给我们的绿色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但是,维持这项转换的低成本,以及制止能源密集企业向罗马尼亚和中国等地的转移仍然十分困难。
还有一个会让成本更高的问题就是必须对德国的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检修,只安装上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崭新的电网来作为存储绿色电力的路径。由于风和阳光的巨大波动性,电力的间歇性也会越来越大。此外,北方沿海地区产生的离岸风能电力必须要经过数百公里的输送才能达到西部和南部的各个工业中心。
专家们估计,把可再生能源电厂和消费者联系起来,避免停电事故,德国要新建4000多公里的“生态电力高速公路”。而在风力猛烈和阳光充足时进行绿色电力的存储目前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但是,即使所有的技术问题都得到解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个新计划也绝非易事。许多德国人都嫌风力发电机碍眼。新的水力发电站和一些风力设施面临着强烈的反对。就连和传统输变线路看起来并无不同的“生态电力高速公路”也遭到了抵制。看来,还必须说服当地居民为了更大的福祉而牺牲眼中的风景。
令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这项可再生能源立国的计划竟然也会引发环境上的担忧。人们已经发现离岸风力电场的建设伤害到了鼠海豚的耳朵,而它们在欧洲是受法律保护的物种。毒物学家们担心太阳能光伏板中所含的高水平的重金属镉有造成污染的危险。环保活动者们则担心玉米种植的扩大会造成泥沼质土的干化,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危害生物多样性。而且如果要摒弃核能的话,在这个中间期德国将不得不更加依赖天然气。
尽管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隐藏的风险,默克尔的这项新政策已经吸引了来自国外大片艳羡的目光。美国国家环保局前局长威廉·瑞利最近在访问德国时表示对默克尔的能源转向印象深刻,并且盛赞其为其他发达国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结束了与德国政治家、NGO和商界代表的会面之后,我替《明镜》周刊对他进行了一次访谈,他说:“看到一个保守政府竟然推出了这样巨大的改革,实在令人惊叹。”
日本人当然也在密切关注。日本首相菅直人已经表示该国将修改核能在未来能源规划中的比重,而日本驻德国使馆的官员们则公开质疑道,德国这样的国家都能迈出如此大胆的步伐,日本政府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对核能的严重依赖呢?(在这篇文章发布在耶鲁环境360度之际,日本首相菅直人已经声明,将修改核能在未来能源规划中所占地比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节奏逐渐放缓,众多经销商开始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阳台光伏这一新兴领域由此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国内的阳台光伏市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加速崛起的态势。那么,这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呢?商用场景为主,大功率需求显著从已安装的一些项目来看,国内阳台光伏的主要应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围堵升级。美国针对全球贸易的“大网”正在逐渐收拢。上周,特朗普政府向包括日、韩及东盟在内的14国发出信函,宣布自8月1日起大幅提升关税,并明确警告将打击“为逃避高额关税而转运的货物”。这一行动,让曾被视为规避关税“安全港”的东南亚,瞬间成为风暴眼。从华盛顿的视角来看,其行动的理据清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气特性、超长的循环
过去,储能技术被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辅助手段,但伴随光伏与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已成为保障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近日,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成立“欧洲电池储能平台”,并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10倍增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7月14日,苏伊士及合作伙伴1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年处理规模达3万吨(一期)的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将在未来30年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危废回收解决方案。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区委副书记、区长戴明,长寿经济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以色列独立电力生产商(IPP)Eco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通过收购两个总规模为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正式进军德国储能市场。(作者:刘伯洵来源:中国储能网)Econergy公司表示,已经在德国勃兰登堡收购了两个持续时间为2小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这两个电池储能系统计划于2025年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7月11日,中国石油墨策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以视频形式在北京和德国慕尼黑两地举行。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出席揭牌仪式并强调,要志存高远、锐意进取,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研究院建设,不断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业绩,为集团公司建设国家能源化工战略科技力量和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促进中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2-241)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1.招标条件本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
中广核近日发布台山核电站HQT厂房改造工程招标公告,该项目规模为台山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招标内容与范围包括本工程范围为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改造主要工作包括原设备及屋面墙面拆除、墙面加高、屋面钢结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7月17日,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仪式在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中核职院”)成功举办。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刘建平,广元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大勇等共同为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魏大勇表示,希望中核职院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独特优势,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