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6-17 13:55来源:北京日报关键词:三峡工程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无论是旱还是涝,“三峡”似乎总逃不了干系。这几年,凡是长江流域或者更远地区出现极端自然灾害,甚至是日常的刮风下雨,总有人拿三峡工程说事儿。那么
“木桶效应”致旱理由不充足
今年以来,“十年九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出现严重旱情,引起诸多质疑。有学者提出的“木桶理论”再一次被人提起。早在2006年川渝地区出现持久高温大旱时,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就提出,川渝干旱主要是三峡大坝建成后的“木桶效应”造成的。所谓“木桶效应”,就是将四川盆地比喻为一个巨大的木桶,环绕盆地的山脉就是这个大木桶的一根根木条,三峡原本是一个缺口,三峡大坝的修建阻断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环。
王红旗还进一步提出,应寻找适当的地方开辟水汽通道,让大自然自己实现“空中的南水北调”,否则就像人的“血管阻塞”,全身血脉不能正常循环。
但是,这种说法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重点实验室王国庆教授看来根据不足。他表示,要影响大气环境,工程垂直方向距离地面需至少几公里以上,高度只有100多米的三峡大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广东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也认为,“木桶理论”站不住脚,“长江三峡是一条长达几百公里的七曲八拐的狭长通道,就算没有三峡大坝,江风也不可能从下吹到上,因为沿途的曲折与岸壁会造成风力损失,多大的强风也不会沿着三峡吹进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旱情以往时有发生
长江中下游5省(湘鄂赣苏皖)今年1月至5月平均降水量260.9毫米,较常年同期(533.3毫米)偏少51.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表示,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干旱的原因:一是拉尼娜及其衰减对热带与副热带地区天气气候产生了强烈影响。二是今年春季欧洲和俄罗斯中部出现持续的高气压异常活动,而亚洲东部为低气压环流。简言之,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所致。
不过,旱象一而再再而三地侵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绝非是有了三峡工程之后才出现的事。历史上的1981、1986、1988、1991、2000和2001这几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曾发生春旱,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未建三峡工程时旱情也是常有的事。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今年以来,不只是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欧洲和美国中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气象干旱。张培群表示,“这些都是在同一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有些网友这样开玩笑:如果长江中下游的旱情是三峡工程造成的,那美国的旱灾又是什么工程造成的?
王国庆则表示,三峡是个大话题,也的确吸引眼球,但提出命题必须要有科学证据。当前的旱情与前几年的川渝大旱,都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产物,不能将其完全归罪于三峡这样一个单一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有限
三峡水库自2003年6月蓄水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过各种分析,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解释称,在自然界中,水分有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内循环是局地区域内水汽输送的循环。局地地表状况或气候条件改变后,主要会引起水分内循环的变化。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水面扩大,增加了内循环,但这种水分的内循环相对于外循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由中国科学院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气象系统原本是个复杂系统,轻微的扰动也可能给最终结果带来巨大改变。因此很多气象事件难以做出定量分析。但一条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三峡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但水库库容大小仅排在世界第24位,不少比它大几倍、十几倍的水库运行多年也没有听说对大范围气候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何以三峡工程就那么特殊?
科学利用三峡还要做大量工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认为,正是由于三峡大坝的建立,才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资源,改变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调控格局,减少洪涝灾害的同时,可以在旱季细水长流,来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2024年前三季度,三峡工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截至9月底,为统筹兼顾防洪安全、夏季保供、汛末蓄水等多项需求,应对丰枯急转的复杂来水情势,三峡工程精细化开展三季度水库调度工作,为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7月,三峡水库按调度令要求开展防洪调度和应急调度,在长江1号、2号洪水过程中,
9月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率队在北京拜会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筑牢长江防洪屏障、保障国家水安全等进行深入交流。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三峡集团副总经理
7月11日1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达到长江干流洪水编号标准,三峡水库正式迎来“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在水利部长江委、国家电网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三峡集团精益管理大国重器。目前,三峡工程泄水、排沙、发电等设施设备状态正常,大坝各项运行指标良好。7月份以来,长
今年上半年,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发挥了大国重器在保障长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航运安全、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上半年,三峡水库总来水量达1479亿立方米,较初步设计多年均值偏多约14%,其中1至4月偏多三至七成,5至6月偏少一成左右。水库消落期间,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统一调度
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补水、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有效发挥,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季度,三峡枢纽通航安全有序,三峡船闸累计运行2159闸次,通过船舶8080艘次,过闸货运量3020.19万吨;三峡北线船闸2024年计划性停航检修于2月21日正式启动,目前顺利推进,预计4月6日按期恢复通
《建议尽快开展三峡工程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议提案,是继2023年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后第二次提出。作为国之重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全面建成并运行了15年,距离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全面施行则已是20年,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已对现阶段落实《长江保护法》形成现
新年首月,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为全力保障春节期间长江中下游用水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截至1月31日,三峡水库入库水量195亿立方米,较建库以来均值偏多32%。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累计补水68亿立方米,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数据显
2023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2023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28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4%。消落期统筹兼顾保障需求。1~4月维持出库流量6700立方米每秒以上,保障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4月底前维持库水位不低于155米
截至11月25日,三峡船闸2023年过闸货运量超1.56亿吨,突破2022年全年货运量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以来,三峡船闸共运行10210闸次,过船39463艘次,通过旅客16939人次。自2003年通航以来,三峡船闸已安全高效运行20年,累计过闸货运量19.96亿吨。20年来,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流域管理
三峡集团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暨成立3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9月27日,湖北宜昌三峡坝区,青山碧水托云霞,高峡平湖守安澜。三峡集团在成立30周年之际召开座谈会,再学习再领悟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