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6-17 13:55来源:北京日报关键词:三峡工程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不过,客观公允地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总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都是各有利弊的,在产生效益的同时,往往也会伴随着次生灾害。比如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埃及阿斯旺大坝,在发电、控制旱涝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土地盐碱化、血吸虫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王国庆认为,三峡工程在起到防洪、发电作用的同时,库区也会存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由于水流速度减慢,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这些都是三峡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如何利用三峡工程更加合理地调配水资源,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工作。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彻底否定三峡工程,而是着手去解决各种新矛盾,将危害降到最低点。
链接
干旱和暴雨
缘何交替频发
近年来,干旱和暴雨交替频发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全球水循环变化与中国的干旱》的报告中,认为这与全球水循环变化相关。
丁一汇说,观测和理论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水循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在暖气候下,海洋蒸发增加,大气本身的含水量也增加,一般而言,当温度每升高1℃,大气含水量可提高约7%;另一方面,由于大气温度上升,大气的持水能力也在增强,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汽,大气才能达到饱和,达到降水条件,并且一旦发生降水,强度就会加强。
“这种变化导致更强的降水和更多的干旱发生,主要表现为小到中雨频率普遍减少,而大雨与暴雨强度和频率增加。”丁一汇说,“与此同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也在增加,干旱化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0年干旱明显加剧。”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北方干旱面积扩大迅速,尤其在黄河和海河流域,淡水资源紧缺,丁一汇认为这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夏季降水分布格局的改变密切相关,即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雨带由华北地区逐渐南移到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使北方出现长达30多年的长期干旱,而南方暴雨与洪水频繁发生。
“中国降水格局的变化是亚非大范围地区干旱变化的一部分,而这与全球水循环密切相关,归根到底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丁一汇说,“如何减缓和适应水循环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中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个重大挑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生态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防洪减灾成效突出。汛期,长江流域发生3次编号洪水,1号、2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累计拦洪126.8亿立方米,最高拦洪水位166.55米,有效避免长江中下游约700公里河段超
三十年前,长江之上号角声起,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摆在三峡工程面前的,是一场跨越历史长河、连通未来愿景的资源调度。一只超凡的“水龙头”2024年7月11日,长江上游遭受强降雨,三峡水库入流流量快速上涨,至当日18时已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长江2024年第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2024年前三季度,三峡工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截至9月底,为统筹兼顾防洪安全、夏季保供、汛末蓄水等多项需求,应对丰枯急转的复杂来水情势,三峡工程精细化开展三季度水库调度工作,为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7月,三峡水库按调度令要求开展防洪调度和应急调度,在长江1号、2号洪水过程中,
9月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率队在北京拜会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筑牢长江防洪屏障、保障国家水安全等进行深入交流。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三峡集团副总经理
7月11日1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达到长江干流洪水编号标准,三峡水库正式迎来“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在水利部长江委、国家电网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三峡集团精益管理大国重器。目前,三峡工程泄水、排沙、发电等设施设备状态正常,大坝各项运行指标良好。7月份以来,长
今年上半年,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发挥了大国重器在保障长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航运安全、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上半年,三峡水库总来水量达1479亿立方米,较初步设计多年均值偏多约14%,其中1至4月偏多三至七成,5至6月偏少一成左右。水库消落期间,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统一调度
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补水、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有效发挥,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季度,三峡枢纽通航安全有序,三峡船闸累计运行2159闸次,通过船舶8080艘次,过闸货运量3020.19万吨;三峡北线船闸2024年计划性停航检修于2月21日正式启动,目前顺利推进,预计4月6日按期恢复通
《建议尽快开展三峡工程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议提案,是继2023年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后第二次提出。作为国之重器、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全面建成并运行了15年,距离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全面施行则已是20年,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已对现阶段落实《长江保护法》形成现
新年首月,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为全力保障春节期间长江中下游用水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截至1月31日,三峡水库入库水量195亿立方米,较建库以来均值偏多32%。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累计补水68亿立方米,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数据显
2023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水资源、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2023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428亿立方米,较设计多年均值(4510亿立方米)偏少24%。消落期统筹兼顾保障需求。1~4月维持出库流量6700立方米每秒以上,保障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4月底前维持库水位不低于155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