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上半年频繁发生风电大规模脱网事故,似乎预示着这个全球风电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进入了风电事故高发期。国家能源局官员7日对此表示,政府和业界正致力于出台国家标准、统一地方与中央的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措施,以修正风电发展轨道。
但中国不会因此放慢风电发展的速度。未来十年中国风电仍将迅猛发展,规划到2020年装机规模达2亿千瓦。
“中国风电5年干了国外20年的事。虽然发展速度赶上了,但在风电技术与管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差距。”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7日在一个风电座谈会上坦言,中国风电发展正面临速度过快带来的质量和管理问题。
这个由政府监管部门及风电制造商、发电及电网企业参加的“国家电网公司加强风电并网管理”座谈会,分析了上半年接连发生的四起大规模风电脱网事故。业界普遍认为这些事故暴露了中国在风机制造和风电场建设、运行及管理等方面存在安全质量问题。
2月24日,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一个风电场出现电缆头故障导致16个风电场598台风电机组脱网。国家电监会认为此次事故是近几年中国风电 “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4月17日,甘肃瓜州一个风电场因电缆头击穿,造成15个风电场702台机组脱网。同日,在河北张家口,一风电场发生事故致644台风电机组脱网。4月25日,酒泉风电基地再次发生事故,上千台风机脱网。
“今年上半年频发的风电大规模脱网事故,是近年来中国风电持续高速发展中积累问题的集中暴发。”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说。他认为,事故暴露出中国风电发展中存在着五大问题: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缺失和立法滞后;风电机组性能质量较差;风电场建设运行管理不完善;风电调度运行管理亟待加强,尤其是在风电场功率预测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风电开发缺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
“已投运的风电机组基本不具备合格的故障穿越能力,”舒印彪认为,正是因为标准体系不完善,使得这些不能满足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机组仍能投入运行,一旦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系统电压降低时,这些风电机组就容易脱网。
建立风电并网标准体系成为推动风电发展的关键。他透露,目前,一项关于“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的国家标准已通过审查并报送国家标准委员会,一项关于“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的行业标准也已通过审查并报送国家能源局。他呼吁政府尽快出台这两项标准规范。另悉,涉及并网检测和调度运行方面的行业标准正在制定。
中国投资3.5亿元正在建立一个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将对所有风电机组进行低电压穿越测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印永华说,目前这个检测中心已建成11个固定检测机位,正在建设13个机位,并开发了3套移动式检测设备,预计到年底可同时开展27种型号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
不过,他坦言,“相对于中国近90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和近千种风机型号,这样的检测能力明显不够。”
中国也正在逐步建立强制性的风电场并网检测制度。国家能源局已出台办法要求今年1月1日以后新核准的风电项目的并网风电机组必须通过并网检测,对已投产的机组由要求重新评估并在1年内完成改造。
中国风电实行地方与中央政府两级审批制度,造成了由中央审批的电网规划严重滞后于大部分由地方审批的风电场规划的乱象。梁志鹏说,为实现风电项目与电网工程的同步规划、同步核准与同步投产,能源管理部门今后将加强风电开发的协调管理,按照国家5年风电规划制定每年的开发计划,并严格按照年度开发计划审批风电项目。
他还表示,国家鼓励电网公司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并发展智能电网,以解决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问题。同时政府部门正在考虑更为灵活的电价机制以及资金补贴等措施,刺激分布式能源发展,以实现一部分风电的就地开发和消纳。
梁志鹏认为,中国风电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未来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中国风电装机仅有120多万千瓦,随后5年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长,至今已达4000万千瓦。他透露,政府正在制定的能源五年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中国将继续快速开发风电,规划到2015年风电规模达到1亿千瓦,到2020年达到2亿千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广东茂名电白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水泵水轮机模型第三方验收试验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机械实验室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茂名电白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装机4台300MW单机容量
平凉市崆峒区发展和改革局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相关数据,崆峒区变电站可开放容量表格显示,安国变安国变2#,安国变安国变1#,大秦变大秦变2#,大秦变大秦变1#四个变电站为红色区域,其余均为绿色。原文如下:关于公布崆峒区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签订《宁夏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的通知。文件明确,公约的适用范围涵盖所有参与宁夏电力市场的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储能企业、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同时,也包括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全国已有700座在国家能源局注册备案!大坝数量和整体安全形势不断迈上新台阶5月8日,随着金沙江上游巴塘水电站大坝完成备案,我国在国家能源局注册(含备案)的运行水电站大坝数量达到700座,总装机规模突破3.34亿千瓦,总库容超5191亿立方米,分别占到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76%,全国水库总库容的5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为加强和规范海南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管理,维护零售市场秩序,保护各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力零售市场健康发展,海南电力交易中心结合零售市场运行实际修订形成了《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
2025年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下称“136号文”)。136号文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建立新
5月10日,青海日报刊发《关于拟拆除玛多县“金太阳”项目独立光伏电站的告知书》。根据公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现有“金太阳”光伏电站3座,分别是玛多县扎陵湖乡上多卡40kW电站、玛多县扎陵湖乡下多卡20kW电站以及玛多县黄河乡塘格玛村40kW电站。因建设单位失联,长期无人维护,现拟对以上三座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专责谢平平的电脑上,新能源场站运行数据实时跳动,各种图表和曲线展示着各场站的运行状态。“新能源跟传统能源的差异还是挺大,占比越来越高以后,带来的很多问题是此前没有遇到过的。”谢平平说。保障新能源消纳和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广东可再生能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5月7日,陕西铜川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对铜川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根据公示,拟废止国华宜君5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位于铜川市宜君县,建设规模为5万千瓦,建设单位为神华宜君新能源有限公司,废止原因为无法按期并网发电。
4月30日,阳光风能消息称,公司1800V风电变流器首并网!相关阅读:发货!阳光风能1800V正式开启规模化应用
日前,三一重能15MW风电机组率先通过中国电科院0电压穿越和0-130%单连锁故障电压穿越测试,成为国内首台按照最新海上风电国家标准完成故障穿越测试的风电机组,标志着其率先获得新规下海上风电并网的“入场券”,彰显了三一重能进军海上风电、向海图强的底气与决心。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
4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现场42号风机叶轮缓缓转动,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属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采用风光同场建设模式,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于2024年底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
2025年4月19日凌晨,随着海上升压站500kV1#、2#主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鸣声,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简称“青洲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自2023年12月30日通过临时接入系统实
近期,阳光电网模拟电源正在张北、内蒙古、吉林等多地风电场开展规模化应用,以“多机并联”的模式破解大功率风电机组并网检测难题,助力新能源设备检测无忧。阳光电网模拟电源单机容量覆盖1MVA-15MVA,针对大功率风电机组测试需求,阳光电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出多机并联模式,最大容量达13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2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4月7日,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敏,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毅出席会议。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王伟中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
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仍将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全力支撑广东省“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战略目标。作为服务经济大省的能源“顶梁柱”,南方电网公司当前正以“三加快”战略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建设,加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沙溪乡双坝风电场传来好消息: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顺利投运,不仅给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注入了新的电能来源,还为铜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迈向“双碳”目标增添了强劲助力。德江县沙溪乡,这里风力资源丰沛,地势开阔,具备风力发电的先天优势。双坝风电场项目
近日,龙源电力广东国能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江门川岛一、二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前期咨询服务公开招标。据了解,江门川岛一、二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项目已入选江门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46196万元。公告显示,江门川岛风电场址位于江门市台山市南侧海域,中广核江门川岛一海上风电项目
●人物名片孙勇,国网吉林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吉林省新能源调控领域领军人物,带领团队研究并解决风电大规模并网控制、风电消纳与供热调峰矛盾等难题,取得一系列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技术成果。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长白山青年拔尖人才、国网工匠等荣誉。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能源电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为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我国正在陆续修订新能源并网的相关国家标准,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中国企业与研究机构也在积极参与国际上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标准编制工作。风光大基地的建设并网将给传统电网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挑战?根据6月1日起实施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
为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我国正在陆续修订新能源并网的相关国家标准,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中国企业与研究机构也在积极参与国际上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标准编制工作。风光大基地的建设并网将给传统电网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挑战?根据6月1日起实施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
为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我国正在陆续修订新能源并网的相关国家标准,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中国企业与研究机构也在积极参与国际上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标准编制工作。风光大基地的建设并网将给传统电网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挑战?根据6月1日起实施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
英国当地时间8月9日(周五)下午5点左右,也正是人们下班回家准备享受轻轻松周末的时候,包括伦敦在内的大半个英国地区突然停电了!来源:微信公众号“欧洲海上风电”ID:EU_offshore这是伦敦自200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停电导致交通高峰期的伦敦陷入瘫痪,各种交通停运、信号灯全灭、火
截至2018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达到3.77亿千瓦,超过水电成为我国装机容量第二大电源。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与电网发展规划不协调的问题,导致弃风限电的出现,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来解决风电的消纳问题。为深入了解风电接入特高压后如何保证新能
玉门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使玉门声名远扬、流传千古。而现在,玉门是甘肃风电产业的发源地、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所在地和主战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有“世界风口”之称。5月29日,本报记者随
10月17日,从国网西北分部获悉,祁连换流站祁韶直流频率控制(简称FC)功能现场验证试验顺利结束,并投入运行。这标志着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组织研发、国内首创的系统保护关键技术——利用直流频率控制(简称FC)功能提升风电输送能力技术用于生产实际。该功能投运后,在祁韶直流大功率运行情况下,祁韶
10月17日,从国网西北分部获悉,祁连换流站祁韶直流频率控制功能现场验证试验顺利结束,并投入使用。这是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组织研发、国内首创的系统保护关键技术。该功能投入使用后,在祁韶直流大功率运行情况下,祁韶直流近区风电最大输送能力将提升60万千瓦,达到360万千瓦,将明显缓解近区风电受
由于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以及新能源发电设备中电力电子元件的弱电网适应性,新能源安全稳定运行和有效消纳问题非常突出:一、新能源大规模脱网事故频发,仅2011年就发生50万kW以上风电脱网事故8起,风电机组脱网3800余次,损失电力487万kW,脱网事故造成电网有功功率缺额,引发系统频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