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企业正文

华东水力--中国水电的摇篮

2011-09-01 18:52来源:《上海国资》关键词:中国水电水电站水利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中国水电的摇篮,多年来,上勘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操刀新安江水电站

很多上海人都观瞻过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新安江水电站,并为之发出由衷的赞叹,但少有人知道,这座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实际上是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下简称上勘院)特别引以自豪的开院大手笔之作。

应当说,作为上勘院前身的“燃料工业部华东水力发电工程局”,就是在1954年,为了建造——新安江水电站而成立的,汇集了当时的水利水电和工程技术精英。1955年燃料工业部撤销,改名为“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局”,1956年再次改名为“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1958年又变成“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尽管几易其名,但这里都称得上是“中国水电的摇篮”。

那些年月,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条件非常艰苦。在寒冬朔风的荒野中,啃干粮、住草棚;在酷暑烈日的山坳里,越山岭、忙勘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资料缺乏、技术落后等困难情况下,一点点地攻克技术难关。建院三年之后的1957年,新安江水电站开始建设,1960年建成投入使用。蓄水以后,就有了现在美丽的千岛湖。到去年,中国水电走过了百年历程,建成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已雄踞世界第一。

新安江水电站为中国建设大型水电站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国内培养了大量的水利水电人才。比如两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家铮,还有邹思远、马君寿、杨德功等水利水电专家。到了60年代末,上勘院已成为全国技术力量最雄厚、业绩最好的水电勘测设计院之一,最高峰时,上勘院有3000多人。先后完成浙、闽、赣、皖、苏、川、粤等省30余座、总装机1000万kW的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勘测设计任务。上海市当时还有设计党委,就挂靠在上勘院,仅此就可以想象上勘院的辉煌。

恢复建院,启动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

1970年受文革影响,上勘院被撤销了,下放到华东五省,但原上勘院职工继续为当地的水利水电建设服务。文革结束后,1978年5月,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决定在杭州调集原上勘院下放职工,成立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1983年4月,为加强长江口综合开发整治和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等水利水电建设前期工作,水利电力部和上海市政府决定成立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水利规划设计院,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由水利电力部和上海市双重领导、以水利电力部为主,编制500人,为地师级单位。

我是1984年从河海大学水工结构专业毕业,分配到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的。那时候,新院刚成立不久,由于原单位的解散,位于四川中路、江西中路、九江路等地的三栋办公楼早已变作他用,院址只好注册在巨鹿路,而职工要到西郊陈家桥两栋居民楼里的临时办公点去工作,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当时院里也就200多人,除了原下放职工中的老专家从杭州请回上海,还从刚毕业的大学生中招收了四五十人。我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当时的两大主要任务,一个是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设计,另一个是黄浦江综合治理。另外,还有些电站的前期工作。

那个时候,没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没有办公车辆,也没有现在这么便捷的地铁等公共交通。到浦东就要花四五个小时,是乘坐轮渡过黄浦江的。长江口和黄浦江要勘测的点又多,我们经常是一个项目,需要全院一半的人在外面跑,分段、分片搜集资料,和一家家沿江企业去沟通。这样的项目,通常周期都比较长。像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到现在20多年了,还在不断地完善、调整。我们先后完成了《长江口综合开发整治规划要点报告》、《上海—长江第二水源地规划研究》、《长江口拦门沙航道演变规律与深水航道整治方案研究》等,涉及防洪、排水、水土资源、航运、环境保护和交通诸方面,为长江口有关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条件。

青草沙水库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重大工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边滩水库、也是国内潮汐河口地区最大的蓄淡避咸水库,可承担上海市50%的供水任务。整个工程的前期规划和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资料也比较少。由于地处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水动力条件比较复杂,风、潮汐、泥沙等自然因素多变,地质条件也非常差,需要勘测和考虑的事情非常多,难点也非常多。比如,在这个地方建水库,建成什么形状可以适应长江口的变化?如果形状设计不好,有可能其中一方会受到长江口水沙的影响。比如,深水筑堤如何处理,采用什么样的龙口合龙等等。为此,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了大量的分析、试验、研究,其中最难的是合龙。作为项目经理,我清楚地记得主龙口合龙是在2009年1月2日深夜,23点33分,天气非常寒冷,但现场人声鼎沸,合龙成功大家都非常高兴。

水利水电成就辉煌

水电站是上勘院起步就在做的业务,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主营业务。我们先后承担了福建棉花滩水电站、四川明台水电站、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江苏沙河和宜兴抽水蓄能电站等40余座大中型水电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现在,我们有水利、水电、新能源和环境四大主业。水电水利是原先的主要业务,环境工程是原先业务的升级,新能源工程则是后来逐渐增加的主业。水利方面,前面提到的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陈行水库、青草沙水源地等项目,以及黄浦江的综合治理等,都是我们工作的亮点。比较值得一说的还有城市水利,上勘院可以说是城市水利的倡导者。

城市水利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强调在工程设计中,除了满足主要功能以外,还要考虑周边的环境、建筑、文化等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前,在人们印象中,水利是农村,山里的事情。其实,城市也有很多水利问题,比如城市防洪等。我们先后承担了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浙江慈溪,广东南沙等城市和地区的防洪工程,通过竞争承接了南京外秦淮河三汊河口水闸、无锡江尖水利枢纽、南水北调泗阳站等几十座大中型泵闸工程。

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美化要求,我们开发了新颖的护镜门、悬挂门,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广应用了水下卧倒门、横拉门等门型以及S型叶片潜水贯流泵等新泵型,把工程建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比较典型的是南京秦淮河三汊河口水闸,这个水闸是亚洲第一例采用双孔护镜门设计,非常漂亮,有5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全国优秀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金奖。2005年,我们在这个工程的基础上,汇总多年来所做的城市水利工程特点,率先提出了“城市水利”的理念,受到当时任水利部长汪恕诚的高度评价。

进军风电

在水利水电事业平稳发展的同时,上勘院在1987年2月恢复了原名“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那时,我重新回到学校读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才又回来。这期间,随着国家部委调整,上勘院1992年到了能源部水利部,1995年又回到水利部电力工业部,1999年12月更名为“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并加挂“国家电力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牌子。

2001年7月,国务院178家直属院所改制时,我们选择到了上海,由上海市建设与管理委员会领导,2003年归口上海市国资委。

这期间,我们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进军风电。上勘院是国内较早开展风力发电规划的设计、咨询单位,从1996年开始就对上海地区的风资源和开发风力发电着手可行性研究。

当时,世界银行风电有贷款项目,全国有5个省市参与,因为种种原因,只有我们在崇明坚持下来,也储备了很多人才。所以当2003年国家决定大力发展风电时,我们就占到了先机。除了陆上风电,我们在海上风电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上海地处长江口冲积平原,地基土层软弱,海上风电场设计难度很大。上勘院针对不同单机容量风机、地基土性,开发了单桩、多桩风机基础,开展了潮流、波浪等对风机基础作用研究,为基础设计的安全和经济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技术研究的空白。2010年7月,亚洲首座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成功并网发电,也为上勘院树起了领先者的丰碑。

开发水环境、水生态业务

在国家大力提倡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及生态水利的理念下,水利工程设计中越来越关注生态问题。为此,1999年上勘院成立环保分院,专门从事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设计工作,上海东北部的新江湾城就是上海城市生态居住区建设的一个典范。它在满足和确保区域排水、防洪排涝功能的前提下,以水系和绿化为骨架,结合现状河道和水体,以生态学和水利学为基础对网络状水系进行设计和规划,景观河道区域约达80万平方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现在,我们依靠综合实力,已经承担了太湖五里湖综合整治等长三角地区数十个重大水环境保护工程的咨询及设计工作,参加了太湖国家水体污染治理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湖泊专题的部分课题,并主持了水利部公益项目大型浅水湖泊及河网受损水生态修复问题等课题。我们以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典型设计方案,成为展示水生态修复及其市场推广的窗口和名片。

可以说,经过多年发展,上勘院基本实现了由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业务为主导的业务组合向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全过程服务为特色的业务组合的转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水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利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