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政策正文

2011版对外投资别国指引发布 能源企业海外投资有了参考

2011-09-14 08:4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能源局能源投资装备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7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外交部正式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2011年)》(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由三部委组织专家在梳理有关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官方文件及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目前涉及115个国家,重点介绍了这些国家的主要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产业领域、对外资行业准入规定等内容,并收录了我国签订的对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及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有关信息。

对外投资政策密集发布

《指引》旨在引导我国企业牢固树立“互利共赢 共同发展”的理念,将自身跨国经营需求与东道国产业发展目标及优先发展领域相结合,避免盲目投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引》为企业开展深入研究相关国家投资环境,特别是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提供了参考和指引。本报记者了解到,商务部等部门将根据有关国家投资环境发展变化和企业需求,不断更新、调整并充实《指引》内容,引导企业稳妥有序地开展对外投资。

纵观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办法,国家鼓励各类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和合作经营,支持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投资合作,开展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深化国际能源资源开发互利合作的政策是明确的。国家在加速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对外投资合作的战略规划和宏观把握。

早在6月27日,国资委就颁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两项规定都是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可以说两个办法是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举措。商务部、国资委在8月23日还签署《协作备忘录》,双方商定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更为紧密长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并规范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

相隔不到一个月,《指引》发布。“《指引》的发布减少了企业‘走出去’的盲目性,避免短期行为和过度竞争。”一位从事海外投资的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指引》和《办法》相继出台,在指导企业树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做好境外员工管理,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推进对外投资合作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境外安全管理制度和境外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解决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遇到的困难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不同国家能源投资政策不同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说,《指引》的服务性极强,能源企业可以一目了然不同国家不同的经济策略,为能源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

“战略资源和国家经济安全领域对中国还是封闭的,尤其是能源、资源、高技术、新兴战略产业等领域是抵触中国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之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源的情况。

本报记者研读《指引》发现,很多国家对外资投资能源的谨慎态度印证了张茉楠的观点。沙特阿拉伯明确石油物资的勘探和生产(但不包括国际分类码883-5115项下的矿产领域服务)禁止外商投资。再例如,阿联酋对外国投资自然资源领域的规定,阿联酋的石化工业完全由各酋长国自行所有和控制。外商投资该领域必须以合资企业的形式。合资企业基本由阿联酋国家控股。电力、水、气等资源领域也均由国家垄断。乌兹别克斯坦虽然没有出台禁止、限制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但是对国家垄断行业,诸如能源及重点矿产品(如铀)开发等领域有股权限制,外资所占股份一般不得超过50%。

并不是所有国家对外资投资能源领域都存在抵触情绪。以巴基斯坦为例,该国对外资行业准入规定完全不同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巴基斯坦所有经济领域向外资开放,外资同本国投资者享有同等待遇,允许外资拥有100%的股权。在最低投资金额方面,对制造业没有限制。

随着德国私有化进程的发展,原来禁止投资者进入的如水电供应、基础设施、能源、医药等领域现在也已对境内外投资者放开,但须对投资者个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目前德国明确禁止投资者进入的领域只有建设和经营核电站和核垃圾处理项目(根据德国《和平利用核能及核能风险保护法》)

对外投资仍处初级阶段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6日联合发布的《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五,同比增长21.7%,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尽管中国海外投资增长很快,但同外国在华投资相比,仍微不足道。比如截止到2010年底,外国对华投资累计约1万亿美元。但是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仅占全球投资存量的1.6%,只有外国对华投资的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中,同比增速最快的是制造业,直投总额为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占整个对外直投总量的6.8%;同比下降最多的是采矿业,直投总额为57.1亿美元,同比下降57.2%,占总量的8.3%。

无论从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还是投资结构上看,我国还称不上投资大国,对外投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局查看更多>能源投资查看更多>装备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