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企业正文

斯维奇的变流器助力中国风电发展蓝图

2011-09-26 22:0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斯维奇变流器风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关清洁能源的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最为热门的话题,对清洁能源的好奇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全面布局,新能源的发展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新能源布局中,风电的发展引人注目。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行业

自1990年以来,风电在全球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长,自2005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年年翻番。2009年,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清洁能源在2010年迅猛发展,让中国的总装机量增长超过60%,中国已经是全球风电装备最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中国在风能领域的大手笔投入和表现出来的进取心吸引了全世界各地优秀的企业加入其中,来自芬兰的斯维奇就是其中一家。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从成立开始就将不少精力集中在中国市场。短短5年时间,斯维奇从默默无闻的公司成长为行业翘楚,其风电总安装容量已经达到5000 兆瓦,总销售额达1.3亿欧元。今年5月斯维奇公司将自己在中国的业务进一步深化,通过与金风科技签署合同,为金风科技提供全功率变流器进入美国市场,帮助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国门。

为斯维奇执掌中国业务的是个叫白保罗(Paul Black)的英国人,他曾经在通讯巨头西门子和诺基亚工作。他说自己更喜欢接受挑战,不愿意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觉。可再生能源行业是对全人类都很有意义的事业,所以当一位诺基亚前同事拉他加入斯维奇时,他毫不犹豫就接受了挑战。在中国,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迅速组建起一支年轻、优秀的团队。

成立五年的斯维奇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公司,全球不到300名员工分别来自芬兰、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印度、韩国、俄罗斯、爱沙尼亚、瑞士、智利等13个不同的国家。这样一个国际化背景的公司,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就成为企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白保罗曾经见识过不重视文化差异而失败的案例,有位负责人试图将在中国的经验完全照搬到另一个东南亚国家,因为他认为两个国家的95%的情况都差不多,所以没有重视文化差异,然而就是这5%的差异最终造成了生意失败。而处理团队文化差异,对于过去20年时间,在全球各个国家帮助诺基亚组建及带领团队的白保罗来说无疑已是轻车熟路。

在白保罗看来,中国领先的风机制造企业都或多或少与西方企业进行合作,中国整机企业整体来说技术基础非常好。有的企业不会在产品测试方面花太多时间,但是他们会集中资源发展制造能力。如今中国的风机装机量已经世界第一,现在中国整机企业都已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有能力开发大功率的风机。

白保罗将斯维奇模式化工厂的运作在中国推广,这种特殊的生产概念是一种真正可以实现供应链全球化的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突破产能限制,从而全力满足风机制造商的需求。模式化工厂使得斯维奇灵活调整产量,在遍布全世界的生产设施内同时进行生产,快速完成样机制造、小样本生产和多点生产,以及增加产品的产量和多样性,随时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提供性能可靠的标准产品,帮助初涉现代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的新公司迅速提升风机性能;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其所需要的特定产品,并提供完备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而对于客户需要改变的技术,斯维奇也可以提供符合客户技术规范的定制解决方案。模式化工厂方案目前在中国、丹麦、德国、印度、韩国和西班牙开展。

斯维奇通过在中国制造变流器,对于电机的本地化生产,斯维奇同东方电机中型电机分公司开展了长期的合作,斯维奇的本地化进程以成系统的方式不断推进,本地化速度与客户的需求力求一致。

今年8月5日中国公布了风电18条新国标,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标准意味着中国的风电行业从一味考虑装机量到开始重视并网电量。白保罗说:“风电并网涉及到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而这一能力和变流器的产品性能息息相关。斯维奇研究低电压穿越已有多年并在这一领域有很多创新和成果。斯维奇从成立之初就将变流器的低电压穿越功能作为标配,我们的变流器符合全世界范围内最严格的并网标准。除低电压穿越功能外,我们的其它技术同样世界领先。”

一方面是把国际先进技术引入中国进行本地化实践,另一方面则帮助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斯维奇公司在过去五年的成长壮大正是中国风电吸引力的明证,而未来,斯维奇将和它的中国战略伙伴一同创造新的风电蓝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