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水”已成为“风电三峡”发展的短板

2011-10-12 08:4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风电三峡风电发展风电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西出兰州,途经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最终到达敦煌。全长1100多公里的路途中,眼前闪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巨大风车。古丝绸之路正在迅速演变成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条风电长廊。

由于这里规划建设的风电装机规模高达千万千瓦级,相当于大半个三峡电站(装机1860万千瓦),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陆上“风电三峡”。这也是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不过,有专家近日指出,对于“缺水、少煤”和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甘肃省来说,这么大的工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争水”。由于风能的波动性和间隙性的特征,要想实现稳定的电力供应,就必须配套建设两倍于风电规模的调峰火电机组,而调峰火电机组是用水大户。9月14日,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陶国龙指出:“在以往,风电装机、调峰火电机组和水资源支撑能力,这三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甘肃“风电三峡”的宏大建设版图中,“水”正在成为最具制约力的短板。

水源“不支”

“在支撑大规模火电调峰机组建设的煤炭和水这两大资源要素中,煤炭尚可通过外运从富煤的新疆等地得到解决,而水只能靠就地解决。”陶国龙说,甘肃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十年九旱是基本省情。

甘肃水资源的整体状况是,一方面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099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60%以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全年70%的降水集中在秋季。

甘肃省庆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孙繁洲介绍,上世纪90年代,庆阳市曾出现了60年不遇的干旱,尤其是北部11个乡镇居民吃水和牛羊牲畜饮水没有水源,只能从邻近的宁夏境内买水限量供应,维持生计。

甘肃省有关部门此前曾就全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及趋势做过预测:2010年需水量为145.84亿立方米/年,属重度缺水;2020年需水量为171.80亿立方米/年,属重度-严重缺水;2050年需水量为184.80亿立方米/年,属严重缺水;2100年需水量为199亿立方米/年,属严重缺水。

陶国龙等人此前曾专门做过“河西水电大规模开发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调研。调研发现,大规模风电相对集中开发与并网输送,进而建设更大规模的调峰火电机组,对水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大规模风电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来支撑,其中,水资源是风电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国龙说。

研究显示,每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于100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量。陶国龙指出,如果不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仅3000万千瓦风电装机的“中远期”开发目标,对水资源的新增依赖就相当于河西地区张掖、金昌、酒泉、嘉峪关四个城市现有全部常住人口的生活用水量。

在这方面,甘肃省华亭县就吃到了苦头。据了解,华亭县近年来一直推进煤、电、化、运一体化产业发展。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用水结构发生倒转,矛盾加剧。

“煤炭开采和初加工业,以及火电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4.8%,居全县用水量的第一位,是县域地表径流的最大取用水户。”华亭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苟大勇说,居民生活用水量退到第二位。由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加大,居民生活用水只能全部抽取地下水。目前,华亭县已经形成了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

上述研究还指出,考虑到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农业节水、兴修水利工程等因素,缺水程度可能会有所缓解,但甘肃仍属于较严重缺水的地区,并且供需矛盾会越来越严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三峡查看更多>风电发展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