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首次研究宣称,人体尿液可作为电能的充足原料。
来自西英格兰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称,使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可从尿液中直接发电。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国化学皇家学会》期刊上。研究小组致力于研究是否未经处理的尿液可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电能,并计算当使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时尿液产生电能的产量。据统计全球人类每年可排泄6.4万亿公升尿液,研究人员称尿液是迄今被人们忽视的潜在替代能源。
在实验中使用到由丙烯酸制成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和25毫升阴极和阳极试瓶,阴阳电极通过一个小水泵与11个蓄水瓶相连接,未经处理的尿液作为大试剂注入再循环蓄水瓶,注入量大约在25-300毫升之间,或者较小量(0.1-10毫升)直接注入电极出口处。所采用的是一周之内新鲜尿液,每位健康尿液提供者具有正常饮食习性,没有尿道炎症或者肾脏疾病,他们每天可提供400-500毫升尿液。
在注入25毫升尿液之前,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产生0.9毫安/每平方米(mA/m²)的电能,从注入点之后1个小时将产生2.9毫安/每平方米的电能。这些尿液量在未来3天里将是充足的持续能量源,产生电能将从高峰期逐渐返回至注入尿液前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能输出量。
科学家指出,每个25毫升微生物燃料电池试瓶中三天内添加25毫升新鲜尿液即可持续产生电能状态,对于一堆10个微生物燃料电池,需要8小时更换一次新鲜尿液,基于每人一天可排泄2.5升尿液,需要300个微生物燃料电池每天处理一个人的尿液并持续产生电能。
西英格兰大学研究小组在过去两年里运行了这些实验,声称新鲜尿液可方便采集,这种产生电能的方法十分便捷有效。对于研究中的每个微生物燃料电池,其转换效能显示尿液数量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效能成反比,注入25毫升尿液,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能直接转化率为60-70%,当累积处理700毫升尿液,其电能直接转化率仅为22-30%。
该研究负责人尼斯-艾罗普洛斯说:“基于每年全球可产生数万亿公升尿液,这项技术有助改变世界能量利用方式。其影响力非常深远,不仅对于污水处理行业,也使人们对废水处理产生了新的转换意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晚上8点23分,英国伊尔克斯顿的CromptonRoad回收中心发生火灾,据外媒4月21日报道,该回收中心发生火灾的原因最有可能为回收废物中留下的废弃锂离子电池在回收废物中被不当处理所引起,敲响了安全回收电池的警钟!据了解,4月15日晚8点23分,该回收中心发生大量废物火灾后,
近日,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已批准国家能源系统运营商(NESO)提出的改革建议,旨在清理电网接入排队中的“僵尸项目”,优先为清洁能源项目释放容量。这一改革预计将使超过65GW的光伏项目获得确定的并网承诺,远高于此前预测的39GW,已接近英国《2030年清洁电力行动计划》中设定的69.4GW光伏装机上限
近期,国内外多个构网型储能电站陆续并网,令构网型技术再次高调进入公众视野。南瑞继保作为业内构网型储能的定义者,凭借深厚技术沉淀与不懈的创新精神连续突破,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在2025年4月10-12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亚洲环保旗舰大展—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即将于4月21-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16个展馆展示面积近19万平方米,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家企业,以及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挪威、荷兰、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及地区的海外展团,齐聚上海。今天,全部展位图正式公布,快来看看你心仪的展商在哪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3月,全国碳市场碳价下跌。生态环境部正式发文宣布全国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纳入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重点排放行业。地方碳市场3月成交量及成交额持续下降。广东、深圳、天津等多个试点通知开展2024年度碳排放核查和配额清缴工作。3月欧盟碳价在65~72欧元/吨之间波动。英国宣布所有在其水域航行并停
4月14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介绍一季度我国出口的有关情况时表示,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了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我们认为,可以从需求、创新和竞争力这几个方面来看: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4月14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张勇在离职前已办理英国签证,并于近期抵达英国,目前仍在当地。对此,张勇在朋友圈回应,“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同时,一条现已被删除的视频显示,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技术、效率、成本、市场等多方面挑战,破解的关键是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能源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能源生产要素优化为抓手、以新能源全产业链跃升为导向的一种新型生产力,是全面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编者按: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污水处理转向资源与能源化方向发展。污水“能源工厂”或“碳中和”运行理念更是激发了人们从污水中回收能源的研究热潮。其中,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s,MFCs)作为一种新能源方式,可将污水中有机质(COD)直接转化为电能,似乎预示着一种污水能源化革命,以至于
厌氧出水中高浓度溶解甲烷是制约厌氧污水处理工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溶解甲烷进行高效回收再利用是降低厌氧工艺碳排放、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碳中和的关键技术环节。传统甲烷回收技术在甲烷回收过程中会发生水蒸气的同向扩散,导致回收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降低了甲烷的利用价值。本文针对这一
近年来含氮污/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加,2018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水量达1.67亿m3,其中,氨氮削减量达119万t。氮素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破坏生态系统;此外,过量的氮素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环境中氮的价态在-3价至+5价之间变化,其中-3、0、+1、+2、+3、+5价态的
《参考消息》20日登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开发出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报道摘要如下:利用常见植物和微生物来发电的技术正受到关注。日本山口大学副教授阿齐兹·莫克苏德开发出植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芋头、茄子等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来提取电力。它产生的电力能够用来点亮小灯泡等,且对环境
2022年1月,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宣布在“有应用潜力的领先能源技术种子孵化”7个方向资助1亿美元。1、燃料电池技术、储能技术。开发非生物基的低排放替代燃料;针对液态/气态燃料开发先进高效低排放发动机;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下一代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针对交通开发先进的燃料电池
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问题给美国许多地区的未来发展蒙上阴影。亚利桑那州是出了名的干旱地,该州38%的水资源供应来自科罗拉多河,它的供水依赖与美国其他州达成的水资源共享协议。去年夏天,美国联邦政府宣布该河的主要水库之一米德湖(LakeMead)出现水资源短缺。这意味着美国多个依赖该河作为水源的州将
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问题给美国许多地区的未来发展蒙上阴影。亚利桑那州是出了名的干旱地,该州38%的水资源供应来自科罗拉多河,它的供水依赖与美国其他州达成的水资源共享协议。去年夏天,美国联邦政府宣布该河的主要水库之一米德湖(LakeMead)出现水资源短缺。这意味着美国多个依赖该河作为水源的州将
也许是错觉,但小编感觉从去年开始,水圈谈论MABR的人多起来了。我是在2016年的时候才开始了解MABR的。当时因为工作关系,有幸在慕尼黑的IFAT听Fluence公司的人介绍MABR工艺。话说当时Fluence还叫Emefcy(谐音M-F-C,说明这公司跟微生物燃料电池有点关系)。当时就感觉这技术很厉害,但因为商业原因,当
近日,净水小编了解到,上海理工大学刘洪波教授团队在微生物弱电强化微碳源污水深度脱氮研究方面取得突破,2020年共有3篇系列高水平论文成果发表在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IF:6.551)等国际知名期刊。为促进成果分享交流,小编邀请了刘洪波教授团队对成果进行整理。研究背景近年来,经济快速发
2017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690亿t,其中难降解废水超过100亿t,主要包括焦化、印染、农药、石油、化工等工业废水,其特点是成分复杂,COD、色度、盐分和毒性难降解物质含量高。采用传统的生物法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难以使其达标排放,而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则存在费用高的问题,因此,对该类废水的处理
2025年宁夏光伏计划装机将超3250万千瓦,正处在政策驱动、资源加持、产业扩张的高速发展期。2025年4月18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由宁夏清洁能源产业促进会主办、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协办的“宁夏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发展暨新技术应用交流会”在银川成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4月18日,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2025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与行业领袖擘画光储未来蓝图。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在高端对话环节,黄海燕提出,当前的光伏产业已从“光伏单兵突进”迈入“光储协同共生”的时代,光储融合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琏升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并购兴储世纪布局下游“光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相关业务,并定于4月21日开市起复牌。文件显示,琏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自贡金马产投、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创伯乐大海(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9日,总投资20亿元的众钠能源眉山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众钠能源眉山总部基地项目作为企业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硫酸铁钠正极材料、2.5GWh硫酸铁钠电芯及5GWh硫酸铁钠电池PACK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40亿元以上,年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6亿元,同比上升0.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亿纬锂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