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会议正文

节能减排的关键 以信息化带动节能减排

2011-12-16 11:25来源:电力软件网关键词:节能减排信息化节能环保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是加快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节能减排

世界工业发展史上,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三次浪潮。特别是自动化形成了生产过程的“规范化、装备化、集成化”,“规范化”排除了生产过程的随意性,“装备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影响,“集成化”使断续制造过程连续化和企业管理集约化。规范化、装备化、集成化为信息化创造了必要条件,也构成了两化融合的基础。不管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还是用先进技术工艺改造传统产业,不实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就无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所以两化融合的本质还是工业的现代化、后现代化或再工业化。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前三次浪潮的任务尚没有完成。在第四次浪潮前,如果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套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结局当然是进一步拉大与世界经济前沿的差距;同时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如果路径选择失误,极可能沦为发达国家第四次浪潮的海外市场。推进两化融合,如果先将信息化建设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相结合,着力建设产品制造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体系,笔者认为既稳妥务实也相对容易实现。

四是大力自主创新,独立掌握核心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是国家、企业的生存基础和核心资源,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无论是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循环经济,抑或是清洁生产,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和经济增长的空间。世界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回归制造”,其实质是谋求掌握制造领域的关键核心知识产权,从而塑造新的竞争优势,继续掌控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这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是中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欲在低碳经济时代实现崛起跨越,中国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之路任重而道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节能环保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