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数据正文

金沙水暖系民心

2011-12-29 09:3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云公民水电站华电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九河大考:

如何让移民致富?

“16118”政策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建立长效补偿机制,这不仅包括前期补偿补助,还包括后期的产业扶持和库区开发性移民。

如今,水电建设中,移民安置投资占水电开发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平均比例为20%,有的甚至超过了一半。其中,重中之重还在于后期产业扶持和实现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这个关键环节上。

记者在村子里转的时候,发现一块高大的广告牌耸立在国道边上,上面写着:丽江雪桃。

按照当地政府和金中公司的设想,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准备在此建设雪桃种植基地,带动当地移民百姓致富。

此外,玉龙县政府正在制定相应的库区移民产业扶持规划。记者从玉龙县政府的一份材料中了解到,玉龙县正拟全面实施包括塑料大棚、能源替代、规模养殖基地、经济示范田、林果蔬菜、旅游等在内的产业扶持方式。

徐粤告诉记者,在九河镇这个地方,利用现有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搞塑料大棚,种水果、蔬菜、花卉都是可行的方案。另外,在这里还可以发展平原经济,如开展木耳、菌类的种植,但这些作物种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这就需要对农民先行培训。“公司为考虑到将来这一块的发展,也配套了移民培训费。”徐粤说。

50岁的农民朱海军正盘算着,因为水电站的建设,村子通县城的道路正在铺成柏油路,他种的芒果就可以卖到县城去,再也不会因交通困难烂在地里。

据了解,为了让搬迁移民能够逐步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金中公司配合云南省发改委、省移民开发局组织国内20余名专家学者,在历时近9个月的研究后,制定了《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库区及周边优势产业与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报告》。

按照规划,通过采取政府+公司+农民经济组织等运作模式,利用缴纳的库区基金统筹用于发展库区特色产业,巩固发展种植、养殖业和特色经济林;积极引导发展保鲜、贮藏、加工、运销等产业链,着力扶持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扩大移民安置区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库区主导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切实让移民享受水电开发带来的实惠,逐步致富。

此外电站投产后,还将缴纳库区基金,用于统筹后期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从九河镇出来往丽江市走,途中会经过老君山国家公园和拉市海自然保护区。玉龙县政协副主席、九河移民安置点指挥长杨永宏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探索如何结合这两处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移民们兴办客栈、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项目。

随着采访的深入,“16118”移民补偿安置方式逐渐清晰。自从2007年7月“16118”实施以来,金沙江中游水电站移民不仅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每户160平米砖混结构庭院式住宅)、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并享有与电站运行年限相当的基本生活保障金(长效补偿费+公积金收益+后期扶持费,老者去世后由子女继承),每户移民还将分到移民公积金、并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子女上学、养老等福利。

据了解,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移民总数为15万人,占云南全省2020年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移民安置总数的1/3。“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将通过水电开发,让当地移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和谐共赢。”这是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代表华电集团向移民们做出的庄重承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云公民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华电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