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昌平园信息化与新能源发展的危机与挑战

2011-12-29 13:20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关键词:新能源电力通信电力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聚集了一批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在全国率先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担当着引领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重要技术成果输出区和辐射源。中关村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已经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设备和产品。例如,以清华阳光、桑普为代表的企业在太阳能集热技术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中核能源的低温核供热堆技术和高温气冷堆技术研发能力国际领先;国能风电、华锐风电等率先实现了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5兆瓦近海风机产业化应用等。

昌平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举例来说,昌平园神雾热能的高温蓄热式燃烧、清华同方的高能效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等技术和产品都能够节省大量能源消耗。

发展的挑战

昌平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以新能源科技、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三大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已逐步成为昌平园发展规模最大的产业。2010年,昌平园聚集了以神华、国电燃料、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科技企业301家,实现总收入535亿元,占园区总量的59.2%。其中,新能源产业实现总收入414.6亿元,占园区总收入的45.8%,新能源总收入在中关村各园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海淀园。

今后,昌平园将从目前的11平方公里扩展为51平方公里,如何充分把握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借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优势、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等历史机遇,谋求园区新能源产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对于昌平园的未来发展非常关键。

然而,面对中关村核心区规划范围调整的重大机遇,紧抓机会跨越发展迫在眉睫。未来五年,北京将举全市之力,打造“两城两带”。即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着力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型企业。这其中的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都直接涉及昌平,将为昌平未来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如何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有效利用先行先试政策促进昌平发展;如何做到规划的超前性,提高区域规划建设水平;如何在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形成昌平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成为昌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面对未来科技城建设的重大机遇,如何促进央企研发中心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促进产业集聚;如何利用未来科技城带动北七家、小汤山和兴寿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未来推动昌平园跨越发展需要把握的重要环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电力通信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