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海南电网公司风正扬帆起航时

2012-01-09 10:12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十二五输变电电网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海南电网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电网企业起步之年。在中国南方电网“一体化”的主旋律中,人们欣喜地看到:

一张以220千伏双环网为构架的主网环绕海岛;

一场期待已久的劳动用工改革,在南网率先完成;

一种以建立董事会为起点构建新管理模式的开拓性创举,顺势而生;

完成一系列重大国事活动保电、战胜一个个强台风侵袭、开展一次次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海南电网人用勤劳和汗水谱写了新的动人篇章。

电网迈进220千伏双环网时代

如何建设与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的国际先进水平电网企业?

电网发展首当其冲。2011年工作会议宣布:投资25亿!

随即,公司相应而动。从组织架构到过程管控,从物资招标到配送……海南电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电网建设

对内,大手笔提升管理效能。理顺组织架构,完善规章制度,全面梳理现有制度和流程,推行物资一体化作业标准;规范投资管理和物资仓储;统一技术标准,强化项目落地,一项项硬措施陆续推出。

对外,联动机制凝聚强大合力。今年3月,南方电网公司与海南省政府签署《海南省“十二五”电力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罗保铭在会见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赵建国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海南电网建设,外部鼎力相助汇成一股强大力量。

电网建设势如破竹。4月26日,儋州大成220千伏、东方龙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拉开海南电网“十二五”电网建设序幕。6月26日,官塘至红石Ⅱ回220千伏线路工程投产,贯通琼海与万宁电源大动脉。7月27日,110千伏茅通线路改造工程送电,三亚、五指山供电能力大幅提高。9月28日,110千伏营根至乘坡线路工程完工投产,实现琼中电网与海南东部电网联接。11月18日,海南电网东部220千伏双环网工程竣工投产,海南电网主网迈进双环网时代。从2004年“单环网”到“双环网”,海南电网全体干部员工用7年的努力实现了愿望。

如今,迎着“十二五”曙光,以“双回路跨海联网、双环网沿海覆盖、三通道东西贯通、三区域重点加强”为内容的新蓝图已经绘就。下一步,“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海岛特色先进电网,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大电力支持。”海南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映尚铿锵地回答。

首次特级保电万无一失

重大保电年年有,今年海南电网保电创下“三个历史之最”:规格最高、范围最广、难度最大。

4月13日~16日在海南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被列为国家今年六大外事活动之首。

保电横跨三亚、琼海两大重点区域和东环高铁途经沿线,涉及保电主网工程4项,重点输电线路74条,配电线路104条,变电站32个,重点客户61家。南方电网继广州亚运保电后在海南实施首次特级保电,保电范围之广和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面对重任,海南电网全面部署,投入资金6500多万元,组织18支抢修队伍,共11000多人参加保电。应用广州亚运保电经验,并将所有保电任务分解为10大单元50项专题工作,首次实现规范化、流程化、表单化保电,把保电任务落实到一线、岗位、人员、杆(塔)、灯头。

重大保电像打大仗。海南电网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兑现了“零差错、万无一失”的保电承诺,赢得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劳动用工改革激发活力

劳动用工改革事关员工饭碗,被认为是“火药桶”,碰不得。但是,选择改革是对历史和对员工负责。自1997年至2005年8年时间里,海南18家供电局没有通过正规渠道招聘过员工。同时,内部存在不同身份员工及同岗不同酬现象,影响了员工能力发挥和价值实现。因此,建立新的劳动用工机制迫在眉睫。

海南电网公司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铺开三步走改革。在文昌和屯昌供电局试点基础上,对公司本部和各供电局岗位设置进行全面梳理,共完成本部167个岗位和基层供电局301个岗位统一规范设置,形成统一的岗位岗级体系,做到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人岗匹配。

改革快速推进。10个月,7524名员工竞聘上岗,393名原临时聘用工和农电工走上管理岗位,74名原正式职工走下管理岗位,另外70人解除劳动关系,50人待岗培训。经过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劳动用工改革激活一池春水,让员工尤其是农电工看到了希望。

余奋,2003年毕业后,成为当时文昌供电局配电线路检修所的线路专工。改革中,他通过竞聘被提拔为清澜供电所副所长,“此前我的身份以农电工形式长期存在,从技术职系被提拔到职能管理职系,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身份的改变大大增强了他成长的信心。

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熊志军说:“海南电网公司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你们这次成功改革为中央企业作了表率。”

抗灾从应急转向常态

2011年国庆节前后,“海棠”、“纳沙”、“尼格”,将疾驰的风速和瓢泼的大雨抛向海南岛。

海南电网应急响应级别逐步提升到Ⅰ级。公司上下按照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三个到位”和预案落实、运行方式落实、应急物资和队伍落实、检查落实的总体要求,科学应对,成立抢险抢修、物资保障等10个应急工作小组,加强特巡和24小时值班监控,扎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海南电网人沉着冷静,有序抗击,确保主网不垮、人员无伤亡、社会无大面积停电。海南电网保护装置动作2599次,正确动作率达100%;“纳沙”导致受损的10千伏电杆2571支,仅为“达维”的十分之一。

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

在海口,龙塘自来水厂断电无法正常供水,告急!海口供电局抢修人员在被台风吹倒的树丛中艰难跋涉,边用开山刀披荆斩棘,边用手电筒仔细巡视每一根输电线路。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力抢修,终于解决海口市民用水的燃眉之急。在儋州,广大党员冲锋战斗在最前线,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他们中有的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痛,在重要枢纽变电站来回奔走巡查设备;有的冒着狂风暴雨在抢修一线不懈奋战……他们成为一道抗灾抢险风景线。在文昌、昌江、万宁、琼中、东方……在全省18个市县,为着“万家灯火”的承诺,海南电网人一直奔走在路上。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树新气象

8月26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海南电网公司把改善和保障民生用电作为活动的头等大事。海南电网公司以“提高供电能力,确保民生用电;提升满意水平,促进幸福海南”为总目标,干部员工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支持不支持”为准则,真诚“六走进”、履职“五到位”,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决用电难题。

老百姓的用电需求就是创先争优的方向。为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海南电网公司专门制定了《海南电网公司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指导意见》和《海南电网公司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行动方案》。公司系统8个党委、18个党总支、182个党支部公开作出承诺,2099名在岗党员签订公开承诺书。

“创先争优的动力源于为民服务的真诚,来自主动承担责任的坦荡。”海南电网公司总经理揣小勇说道。

2011年10月8日凌晨,昌江县第一廉租房小区专用配变发生故障中断供电,县房管局自购新的配变却困难重重。昌江供电局决定,从退役的配变中选择一台临时应急,经预试合格后迅即吊装就位。当天下午,该小区146住户用上了电,让一直在雨中驻足围观的住户们拍手叫好。浑身湿透的抢修员工郑修文说:“只要老百姓满意,我们苦点累点也值!”

活动中,公司全系统144支服务小分队深入112个村庄、50个社区、43家学校、31家医院、75家企业和106个困难家庭开展为民服务。利用周休日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农村,开展42次“流动营业厅”下乡服务。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让广大客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便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1年,海南电网全体干部员工继往开来,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可圈可点。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善制度,规范干部人事管理;推行11个副处级岗位竞争性选拔;公开选拔100名后备干部;公开竞聘空缺岗位,为创先提供人才支持。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力配合南网公司党组巡视组开展工作;围绕中心开展“正风年”活动;文昌、屯昌、保亭3家单位被省纪委命名为海南省廉政文化进企业示范点。

强化财务集约化管理。抓好资金收支管控,资金集中度达95%;稳健筹措资金,财务费用比预算减少0.48亿元;积极争取优惠政策,资产负债率降低2.68个百分点。

依法治企。《海南省电力建设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电力地方立法实现突破;积极防范法律风险,全年案件胜诉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回首2011,海南电网以敏锐的判断、坚韧的毅力、执著的行动扬帆起航,频频告捷。展望2012,海南电网将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在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电网企业的征途中,继续阔步前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二五查看更多>输变电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