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润滑油行业领军品牌昆仑润滑油在与多个国外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驻大连红沿河核电站,昆仑润滑油研发的 KTL46 长寿命核电专用汽轮机油将加注核电站 2 号汽轮机。这是昆仑 KTL46 长寿命核电专用汽轮机油继岭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之后,第三次进入核电高端市场。至此,昆仑 KTL46 长寿命核电专用汽轮机油在核电领域装机使用共计 80 万升,在核电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汽轮机行业,最大功率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组代表着技术和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昆仑 KTL46 长寿命汽轮机油是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高端产品,拥有汽轮机制造商阿尔斯通和西门子的双认证,具有抗氧、除锈和长寿命等性能,特别适合 60 万千瓦以上级汽轮机组,正常使用可保证 20 年不换油。
五年前,国产汽轮机油进入核电领域还是奢望,国内核电站一直采用国外品牌润滑油。核电站相关人员曾直接表示: “ 国产汽轮机油没有在百万千瓦机组的装机先例,我们没有考虑国产油。 ” 凭借雄厚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改变了这一局面。目前,昆仑润滑油技术专家正与设备制造厂充分交流,保证了昆仑 KTL46 长寿命核电专用汽轮机油尽快在核电站装机使用。
作为润滑油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一直以提高国家润滑水平为使命,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依托大连、兰州两大科研中心科研实力,着力自主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新成果,以助力中国润滑油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2009 年,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主持完成的《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复合剂制备技术与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 2009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连续多次成功入驻核电站,对降低国内核电站的生产成本、实现中国核电站电力设备用油的国产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 “ 昆仑 ” 产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又一次证明。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廖国勤表示,成功涉足核电领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长期坚持的产研销一体的专业化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核电汽轮机组用油国产化是整个核电产业国产化的一部分。未来,昆仑润滑油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核电汽轮机组用油的国产化之路,强化自主创新,为提升国家润滑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14日,哈电集团设计制造的首台“华龙一号”海南昌江核电二期3号汽轮机组1号低压转子在汽轮机公司顺利发运。本次发货的低压转子是核电汽轮机核心部件之一,总重达248吨,最大外圆直径6.45米,正反向共计22级动叶片,叶片零件总数达4000余只,是公司目前制造的尺寸和重量最大的汽轮机低压转子,在转
近日,202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电站集团摘得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其中,“高湿环境下汽轮机叶片水蚀安全性评判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高效处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两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型燃气轮机数字化智能化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4年上半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4年8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
5月24日,由上海汽轮机厂(以下简称上汽)设计制造的中国首台1300MW等级VVER核电项目汽轮发电机组田湾7号汽轮机首套低压转子设备发运仪式在临港工厂举行。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工程总经理许建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设备成套中心机械设备二部副主任张林,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光耀等出席发
为加快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征集遴选工作,经企业推荐与专家评审编制形成《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本次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共涉及电子元器件、零部件、仪器设备、软件产
2023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4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
1月10日上午,田湾核电站首台13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竣工发运仪式在临港工厂举行,电站集团副总裁沈兵,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工程总经理许建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设备成套中心副总经理田宜等出席。此次发运,标志着电站集团自主设计并拥有知识产权的1300MW等级核电发电机正式迈入批量化生产阶段。江苏核
“随着‘华龙一号’国内外首批工程4台机组的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俄、法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建设核工业强国迈出了坚实步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表示。当地时间4月18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
继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成功投入商运后,2022年1月1日22时35分38秒,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发与工程应用,标志着我国完全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三代核电装备的能力
上半年生产水电机组1101.64万千瓦,同比增9.2%;生产火电机组2805.27万千瓦,同比增19.4%;生产风电机组2265.42万千瓦,同比增69.5%;核电无新完工发电机,仅完工1台60万千瓦核电汽轮机。
1-3月份,全国发电设备产量2693.43万千瓦,同比增长65.4%;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产量6172.33万千瓦,同比增长29.8%,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产量占比稳步提升,达到54.6%。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2025年4月11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53期“CNEA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2025年4月)”。一、短期-月度现货价格预测指数(月度更新)上期预测结论是:利空与利好因素影响参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酝酿市场观望情绪,一是美俄关系逐步改善后,美方可能放宽对俄浓缩进口豁免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27日在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立。该学院为华南地区首个以核电运维人才培训为主的产业学院,由阳江核电、阳江技师学院、核电产业关联企业等9家单位共同打造,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核能行业人才。仪式上,9家单位共同签订三方校企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围绕人才培养、产教协同
核工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近期,随着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AI等再次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数字化、智能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焦点,我国也提出建立数字中国的目标,具体到核电领域,人工智能、AI技术的火热会给
推进原创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随着AI技术的爆火,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与之相关的应用潜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
央企使命·破局而立从国产替代到国际领跑,重塑高压开关产业格局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浪潮中,高压开关设备作为能源传输的“智慧关节”,其技术突破直接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产业话语权。60多年来,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的发展与国家的能源、装备战略密不可分,参与了新中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