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行业经过“大跃进”后能否东山再起

2012-01-12 13:02来源:搜狐关键词:风电风电行业风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罪在风电“大跃进”

对于风电行业出现恶性竞争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钻了政策的空子,跑马圈地盲目上马引起的。”风电行业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人士透露。

按照之前的核准办法,我国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场项目由省一级投资主管部核准

即可,无需上报国家能源局。地方政府钻了这个文件的空子,大量上马5万千瓦以内的风电场项目,或将大项目化整为零规避审批,从而导致地方风电场项目与国家新能源开发整体规划冲突、与电网整体规划不协调,进而造成大量风电机组无法接入电网的浪费现象。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内上马的风电场项目中,93%左右经由地方审批。

“为了不用国家发改委批,各地就批出了好多个4.95万千瓦(的项目)来。明明是10万千瓦(的项目),他分两次批,那就不用国家发改委批了,(地方)自己就批了。”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到。

当时曾有人把陆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场”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820万千瓦时的总装机容量”相对比,还创造了“风电三峡”这个新名词。“风电三峡”一时成为必不可少的“炒料”。在媒体宣传及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目前,全国建设中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已经增加到8个,24个省、自治区都建立了自己的风电场。按照“十一五”初期的规划,风电装机总量是500万千瓦。到了2007年底,目标调整为1000万千瓦。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十一五”的装机总量超过了4000万千瓦。不仅如此,2010年新增的1893万千瓦风电装机中,仅有1400万千瓦并网。

一些地方政府为何有上马风电场项目的冲动呢?

虽然口头上都号称是为了节能减排,但其真实目的却是“为了获得国家补贴”。

“过去,我国风电发展过快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大量未经国家核准的地方风电项目占用了大量的电价补贴。”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告诉中国商报笔者。用施鹏飞的话说就是“这等于是拿全国人民的钱补贴地方”。

大量风电场项目的上马,对风电设备造成了巨大的市场缺口,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始那位人士所说的,风电设备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还没出厂就被订购一空,有时甚至出现了交款一年后才能提货的少有的卖方市场现象。为发展风电业,国家加大了对风电设备的补贴。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资金涌入了风电设备制造业,一大批大大小小的风电设备企业纷纷上马。据不完全统计,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便达到80余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风电行业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