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评论正文

生物质能发展年度报告 关键词规模化

2012-01-17 11:35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生物质发电厂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使用现役波音747-400型客机加载由中石油与霍尼韦尔旗下UOP公司合作生产的航空生物燃料,在首都国际机场执行了首次验证飞行,并取得成功。客机加载生物燃料一飞冲天,夺人眼球。

多个大型生物质能项目的投运,让悬在投资者心口上的石头落地,企业投资该领域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在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肖明松看来,一直以来,困扰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原料供应短缺、生物质资源收集难度大、原料资源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原料投入占生物质发电项目总投入成本的70%以上,但国内生物质原料市场最近几年却成长缓慢。

如何解决生物质原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一时间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在生物质一代燃料走出“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的困境之后,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界已经认清并调整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即利用非粮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二代生物质燃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发展已渐入佳境。我国对于二代生物燃料利用的途径正在向多 元化方向发展,这也对生物质原料供应的多元化提出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近期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以非食用粮、糖类农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潜力近、中期约为1500万吨;以废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潜力近、中期约为200万吨;以油料林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潜力在中、长期约为数百万吨;以纤维素和藻类生物质为原料的先进生物燃料生产潜力在长期可达每年数千万吨。

由此看来,以非粮作物或植物生产生物燃料的潜力越来越大,生物质原料的供应将继续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能量无穷规模化发展可期

“生物质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资源。按照能源当量计算,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列第四,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能够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资源和最佳替代方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李元普表示。

他说,虽然目前用于开发生物质能的原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物质,但是将这些物质集中起来,使用特殊的工艺手段转化而成的生物燃料的能量是不可小视的。

对生物质能领域的投资者而言,2012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出台的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的产业发展布局。从数字上看,《规划》确定的生物质发电及生物燃料规模与“十一五”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肖明松表示,《规划》明确要大幅度提高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这表明政策方积极推动生物质能源 “十二五”期间大发展的决心。如果未来利益各方能够共同出力,化解诸如原料短缺、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等产业发展弊端,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财税扶持政策,则未来5年国内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值得期待。

《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1300万千瓦”的目标,具体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将达800万千瓦,沼气发电将达2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将达300万千瓦。 “在庞大的装机目标引导下,未来5年我国将兴起建设生物质发电厂的高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据推算,1300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意味着要增加500~700个生物质发电厂。为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浪费资源,《规划》拟定,“十二五”期间,在提高行业技术标准后,全国将形成约300个生物质发电厂的格局。

随着生物质发电厂投资建设速度的加快,受益于电厂投资加速的相关发电设备的制造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2011年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在曲折中寻求发展,从整体水平来看,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来讲,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必不可少,但归根结底还需要产业自身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度,尽早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标准体系,确保生物质能产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厂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