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特高压是解决风电消纳的上策吗?

2012-02-08 08:4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风电特高压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与风电分散接入电网和用高压、超高压输电线相比,用特高压送风电的经济性较差

按照国家电网的说法,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费用初步预算5000-6000亿元,总投资将超过万亿,这是有史以来,电网的最大一笔投资,需要深入研究论证。

我们做一下比较,如果按照国外发达国家发展风电的思路,把风电分散接入电网,则不用建设为风电外送所需的输电线路,相比之下,是一种投资最少、消纳最好的方法。庆幸的是,这种方法已经进入国家能源局的视线,其初步设想是,把风机单独接入有条件的变电站,如果成行,其规模将远远超越“风电三峡”。据统计,仅甘肃省10千伏变电站就有12万座!在内蒙古某地的四台风机接入变电站试验工程取得了成功。

相比之下,用特高压传输年利用小时数不足2000小时(火电年利用小时数可达5000小时以上)的风电,不仅需要建设大量配套输变电设施,而且不得不把风电层层升压,经过上千公里后,再层层降压,为此将耗费大量资金,经济上说不过去。

况且,如果非要用输电线把风电外送至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则新建高压、超高压以及直流特高压输电线是一种比交流特高压投资少得多的选择,并且外送电量足以和特高压媲美。

我们不用说高压、超高压,就以投资第二大的直流特高压与交流特高压做比较。

我国首条交流特高压晋东南-荆门工程验收组专家曾德文给记者出具了经济性分析结果:加上配套工程,晋东南-荆门线路总投资60.4亿元,输送单位千瓦电力至单位千米距离的投资高达4.7元/千瓦·千米,而且输电距离只有645千米。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都在1000-3000公里甚至更远”,参照有关后续工程的前期研究成果,如果用交流特高压实现实际意义上的远距离(1000-2000千米及以上)、大容量(400-500万千瓦及以上)输电,其输送单位千瓦电力至单位千米距离的投资指标还将要在试验工程基础上成倍地增加,这与“直流远距离输电”的投资经济效果是无法比拟的。比如,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电640-720万千瓦、距离1907千米、投资232.74亿元,输送单位千瓦电力至单位千米距离的投资仅1.9-1.7元/千瓦·千米。

可见,国家电网的交流特高压电网在经济性上并不具有优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