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在“围观”和争论中重启中国核电

2012-02-15 09:16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核电站核电项目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安徽望江的反核事件在正欲弥合的中国核电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望江反核的时间点非常敏感,正好在3、11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一周年之际,也是在中国方面小心翼翼准备重启核电之时。望江反核如何收场现在还不得而知,但它是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发生的特殊事件,必将产生巨大的杠杆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表明:群众力量已经参与到中国核电建设的话语权争夺之中。而这一点,过去是缺失的。对于这样的变化,有些人可能并不情愿看到,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大势,中国核电业界应该欢迎,并予以正视!

似乎是巧合,更可能不是——就在望江反核被网上疯传的同时,知名核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的文章《坚决反对在内陆建核电站》,从舆论一侧进行了积极呼应(所以,我姑且将它视为“望江事件”的一部分)。这篇被编辑有意安排在“一家之言”栏目内的文章,但因为是“大家之言”,一点也不改其巨大冲击力。文章作者何祚庥籍贯安徽望江,同时也是知名核物理学家。这种双重身份使他的笔锋兼含理性与感情,观点旗帜鲜明!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核电业界的噩梦。福岛核危机使大干快上、集体狂欢的中国核电来了个急刹车,核电一下子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中国能源安全保障问题带来了空前压力。现在,沉寂一年之后,中国核电业界又开始“蠢蠢欲动”,并翘首企盼春天的到来。实际上,就在何文发表前,本报也发表了对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同志的专访。作为核电建设的坚定支持者,张国宝大谈了恢复核电的必要性,提出要“坚定信心发展核电”,在关键时刻为中国核电的重启“暖身”!

无疑,习惯了“舆论一律”中国核电业界希望得到“舆论一律”式的支持,而突然出现的望江事件当然被视为其中的不和谐音,使业界阵脚忙乱。有人甚至担心,好不容易才迎来的大好局面恐怕又要泡汤了。而舆论也确实有朝向另一边倒的趋势。毕竟,福岛核危机的惊悚犹在;毕竟,这里面有学术权威的支持。一些望江事件中的当事人也选择了沉默,生怕在这一场舆论漩涡中成为众矢之的,进而引发一场声势更大的反核浪潮。这颇有点息事宁人的心态。而我认为,这正是脆弱的中国核电面临的脆弱生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