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浙江长兴供电局电力点亮“美丽乡村”

2012-02-22 12:36来源:浙江省长兴县供电局作者:凌志峰关键词:长兴县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电网改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网改造了,电压稳了,农民的生活也更舒心了。近年来,随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浙江长兴县供电局也加快农网升级改造的步伐。自2006年正式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来,长兴县新增(增容)变压器容量19.8万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2100千米,农网供电可靠性已达99.8462%,电压合格率达99.88%,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鲜花朵朵迎客笑

2月22日一大早,长兴泗安玉泉村,和邦花卉园的工人们就忙着往货车上装花,这些花将要启程,运往上海。这里的鲜花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地销往上海、江苏、广东、安徽等10余个省市,“鲜花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

和邦花卉是浙北地区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花卉企业,从2010年开始,企业带动周围农户种植花卉500多亩,建成现代阳光温室18万平方米,年产鲜花5000万枝,产值超过1000万元。企业负责人王永海介绍说,他们采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工厂化花卉生产技术,灌溉、喷雾、采光都需要用电,对电力要求非常高。

为保障花农用电,长兴县供电局员工全程服务,主动指导玻璃温室、智能温室的供电线路布置和设备安装工作,还帮助该企业和农户解决了自动灌溉难、自动喷雾难等问题。

“有这么好的供电人来保驾护航,我们的花也越种越好了,春节以来,我这十五亩花卉已卖了3万多元,这样到年底,估计能挣个二十来万元。”村民卞良斌喜滋滋地告诉笔者。

葡萄变身“金果子”

丁甲桥镇吴城村是长兴县最大的葡萄产业园之一,全村葡萄种植面积为1210余亩,去年总产量1815吨,总产值超1000万元。这里的村民笑称,葡萄已成了实实在在的“金果子”。

“长兴规模栽培葡萄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给老白姓带来丰厚效益的却是近几年的事。”葡萄种植大户周立斌说,“以前种葡萄都是靠天吃饭,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天气都会给葡萄带来致命性的打击,2007年引进大棚保温栽培技术后,在电力的稳定保障下,再也不用担心保温、浇水、排涝等问题了,葡萄产量和质量也都得到了保障。”

为将这个“聚宝盆”做大,长兴县供电局开通农民用电绿色通道,坚持“大棚建到哪里,电力供到哪里”的原则,主动上门为种植户办理用电安装手续。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大棚供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帮助种植户安装防水、防潮灯具,开关、插座和通电导线及潜水泵、保暖等用电设施,配装好漏电保护器,从技术上保证大棚用电安全。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向农民宣传安全用电技术常识,让村民掌握一些基本安全用电知识,防止出现私拉乱接等不安全因素。优质的电力服务,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鱼儿水中欢畅游

北汤村,地处长兴县林城镇西南平原斗区,曾是典型的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从2006年起,为提高村民经济收入,该村利用原有资源优势,建立起500余亩的塘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先后引进南美白对虾、翘嘴白、黄颡鱼、加洲鲈鱼等特色水产品。鱼苗的改变势必带来技术更进的问题,不少鱼塘内开始添置增氧机、投料机,加上原有的抽水泵等,用电负荷急剧增加,致使该村供电能力不足、电压质量下降等问题开始凸现,一度困扰着村民。

农网改造升级以来,为确保鱼塘可靠供电,长兴县供电局优先解决了北汤村用电问题,新增了变压器2台,改造台区5个,全村近30台增氧机供电有了保障,大大提升了整个北汤村鱼塘养殖的供电质量,鱼苗的存活率更是达到99%以上。该村支书汪海浪说:"去年全村鱼业产值已达300多万元,而且在电力的保障下,北汤村还以塘滩养殖为平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集休闲、生产、垂钓于一体的百亩生态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让农民实现了致富梦。”

作者: 凌志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兴县供电局查看更多>农网改造升级查看更多>电网改造查看更多>